tags |
---|
Golang魔法使 |
我懶的弄故事劇情了,反正今天就是要教套件啦
Go 內建的套件,在安裝時就已經附了。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套件 fmt
,fmt
是 format 的簡稱主要是處理格式化相關的工作,比如常見的 fmt.Print()
fmt.Println()
如果要看官方的文件說明可以直接來這裡找 https://golang.org/pkg/
至於範例的部份,因為 昨天的課程 已經示範使用 package sort
了,所以今天課程著重在教大家自己製作 package
自訂套件的第一種方法是使用環境變數 GOPATH
來定義套件的路徑
在第一天 環境架設教學 時有教大家設置 GOROOT
了,那麼什麼是 GOPATH
呢?
首先,請各位魔法使們開命令提示字元並輸入
go env
其中注意 GOPATH 那行,因為我已經有設定了,所以我的 GOPATH有值,但可能有些魔法使們還沒有。
簡單來說,只要把現在工作的目錄加進 GOPATH
中就行了,比如我現在在 C:\Users\liao2\OneDrive\go-tutorial
工作,這裡面存有大量練習的 go 的檔案
像這樣:
- go-tutorial/
- lesson1.go
- lesson2.go
- lesson3.go
如果畫面僅有一個欄位可以填,就在現有變數值的路徑結尾加上 ;
後,再填寫就可以了!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 路徑1;路徑2;路徑3
把 C:\Users\liao2\OneDrive\go-tutorial
加進 GOPATH
在開始使用之前我們必需重新整理我們的檔案結構
原先的結構
- go-tutorial/
- lesson1.go
- lesson2.go
- lesson3.go
新的結構
- go-tutorial/
- bin/
- pkg/
- src/
- lesson1.go
- lesson2.go
- lesson3.go
如此一來就是一個正確(而且傳統)的專案了,該結構在此不做詳細說明,因為該做法已經過時了
就好比 fmt
, sort
一樣,今天來練習創建一個自訂的套件 calc
:
- go-tutorial/
- bin/
- pkg/
- src/
- calc/
- calc.go
- lesson14.go
檔名不一定要使用 calc.go,命名時以方便維護為原則
./src/calc/calc.go
package calc // 注意:不是 main 是 calc
func Add(a int, b int) int{ // 請使用大寫開頭
return a + b
}
注意
calc.go 這個檔案不是 main package 不能直接用
go run
執行函式的開頭必需大寫,否則其他檔案無法引用,這有一點類似先前提到 scope 的概念,介紹方法(二) 後會統一說明
./src/lesson14.go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calc"
)
func main(){
fmt.Println(calc.Add(10, 20))
}
執行結果: 30
因為法一是舊方法所以我們點到為止,其他相關的規定我們在方法(二)會繼續說明
然而,使用方法(一)實在太麻煩了,每次寫個新專案還要去改環境變數,windows的還算好改,每次用linux改一改,改到不小心要重灌(我太菜)。因此,Go在 v1.10 後支援一個新的方法,go mod
先把先前的工作目錄內的檔案移去別的地方,我們從頭開始!
使用 go mod init
直接創件一個新的模組。這個模組名稱要叫什麼呢?就叫 practice
(練習) 好了!
此時會go會自動生成一個檔案:
- go-tutorial/
- go.mod
我們來看看 go.mod 裡寫了什麼?
module practice
go 1.12
看起來也不難懂,第 1 行
就是指我們這個 module(模組) 叫作 practice, 第 3 行
很明顯是告訴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版本
這時我們把先前的文件丟回來
- go-tutorial/
- go.mod
- lesson1.go
- lesson2.go
- lesson3.go
- lesson14.go
這次我們一樣以 calc 來舉例
- go-tutorial/
- calc/
- calc.go
- go.mod
- lesson14.go
./calc/calc.go
package calc // 注意:不是 main 是 calc
func Add(a int, b int) int{ // 請使用大寫開頭
return a + b
}
calc.go 這個檔案不能直接執行
注意一點,函式的開頭必需大寫,否則其他檔案無法引用,這有一點類似先前提到 scope 的概念
./lesson14.go (與方法一稍有不同)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注意很重要所以打三遍
// 注意很重要所以打三遍
// 注意很重要所以打三遍
"practice/calc"
// 這裡要用模組名稱 + / + 套件名稱
)
func main(){
fmt.Println(calc.Add(10, 20))
}
接下來的課程, 統一以方法(二)為主 ,因為我不喜歡過時的東西
因為我很懶所以就拿昨天的Golang牌來爆改吧!
↓ 這是昨天收服的Golang牌 ↓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geometry interface{
area() float64
}
type rectangle struct{
width float64
height float64
}
func (r *rectangle) area() float64{
return r.width*r.height
}
type circle struct{
radius float64
}
func (c *circle) area() float64{
return c.radius * c.radius * 3.1416
}
func printInfo(g geometry){
fmt.Printf("%#v\n", g)
fmt.Println("Its area:", g.area())
}
func main(){
r1 := &rectangle{width:10, height:3}
c1 := &circle{radius: 5}
printInfo(r1)
printInfo(c1)
}
剛剛示範用的套件名稱叫 calc 好像不太有風格,不然就改叫 geo 好了
- go-tutorial/
- geo/
- geo.go
- go.mod
- lesson14.go
./lesson14.go (我們希望實現的效果)
package main
import (
"practice/geo"
)
func main(){
r1 := &geo.Rectangle{Width:10, Height:3}
c1 := &geo.Circle{Radius: 5}
geo.PrintInfo(r1)
geo.PrintInfo(c1)
}
./geo/geo.go
不管三七二十一,通通都弄成大寫
package geo
import "fmt"
type Geometry interface{ // geometry 改用大寫開頭
Area() float64 // area 改用大寫開頭
}
type Rectangle struct{ // rectangle 改用大寫開頭
Width float64 // width 改用大寫開頭
Height float64 // height 改用大寫開頭
}
func (r *Rectangle) Area() float64{ // area 改用大寫開頭
return r.Width * r.Height // 跟著前面改用大寫開頭
}
type Circle struct{ // circle 改用大寫開頭
Radius float64 // radius 改用大寫開頭
}
func (c *Circle) Area() float64{ // 改用大寫開頭
return c.Radius * c.Radius * 3.1416 // 跟著前面改用大寫開頭
}
func PrintInfo(g Geometry){
fmt.Printf("%#v\n", g)
fmt.Println("Its area:", g.Area())
}
執行 lesson14.go: &geo.Rectangle{Width:10, Height:3} Its area: 30 &geo.Circle{Radius:5} Its area: 78.53999999999999
果然跟上一次教的會得到一樣的結果
有什麼其實是不用大寫的呢?
仔細觀察 ./lesson14.go
package main
import (
"practice/geo"
)
func main(){
r1 := &geo.Rectangle{Width:10, Height:3}
c1 := &geo.Circle{Radius: 5}
geo.PrintInfo(r1)
geo.PrintInfo(c1)
}
哪些是真正會使用到 geo.go 中的?
- Rectangle (struct) 及其成員(Width, Height)
- Circle (struct) 及其成員(Radius)
- PrintInfo()
這是不是代表剩下的東西其實根本可以不用給 lesson14.go 知道,這時,我們可以把不需要 lesson14.go
存取的函式、方法、變數、...等全部改用小寫開頭
./geo/geo.go 不需要給別人知道就用小寫開頭
package geo
import "fmt"
type geometry interface{ // geometry 不用大寫開頭
area() float64 // area 不用大寫開頭
}
type Rectangle struct{ // rectangle 改用大寫開頭
Width float64 // width 改用大寫開頭
Height float64 // height 改用大寫開頭
}
func (r *Rectangle) area() float64{ // area 不用大寫開頭
return r.Width * r.Height // 跟著前面改用大寫開頭
}
type Circle struct{ // circle 改用大寫開頭
Radius float64 // radius 改用大寫開頭
}
func (c *Circle) area() float64{ // 不用大寫開頭
return c.Radius * c.Radius * 3.1416 // 跟著前面改用大寫開頭
}
func PrintInfo(g geometry){
fmt.Printf("%#v\n", g)
fmt.Println("Its area:", g.area())
}
執行 lesson14.go &geo.Rectangle{Width:10, Height:3} Its area: 30 &geo.Circle{Radius:5} Its area: 78.53999999999999
果然還是跟上面的示範得到一樣的結果
但是,老實說,這個範例就是缺少那個 「Golang的風格 」
為了實作有 Go 風格
的套件,我們先來試試幾個套件的用法!
首先我們來簡單的用常數來計算半徑 10 的圓型面積吧!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math"
)
func main(){
r := 10.0
fmt.Println(r * r * math.Pi)
}
執行結果: 314.1592653589793
這種套件很簡單,初學者都能上手
package main
import (
"net/http"
)
func 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這裡的 ResponseWriter 是一個 interface{}
// 但是你不需要實作,因為 HandleFunc() 已經負責實作了
// 我們只要呼叫 Write() 方法就可以了
// 這個 Write() 方法內的參數是 []byte
// 直接照先前慣例對 string 轉型成 []byte
w.Write([]byte("Hello world"));
}
func main(){
// func NewServeMux() *ServeMux
mux := http.NewServeMux() // 利用 http 包提供的函式新增一個 *ServeMux 型態
// func (mux *ServeMux) HandleFunc(pattern string, handler func(ResponseWriter, *Request))
mux.HandleFunc("/", handler) // 使用這個 http 包定義的型態(*ServeMux) 的方法
// 第一個參數是字串
// 第二個參數是一個函式(你沒聽錯,函式也可以當參數)
// 我們按照 http 規定的格式創建了符合規則的函式
// func (ResponseWriter, *Request)
// 沒錯,http.ResponseWriter 也是他們自訂的型態
// 除了很經典地呼叫 New 開頭的函式來新增一個變數外
// 也時常可以用套件本身提供的 struct 型態
server := &http.Server {
Addr: ":8080",
Handler: mux,
}
// 呼叫 http 包裡對 *Server 定義的方法 ListenAndServe()
server.ListenAndServe()
}
執行結果:
按「允許存取」 進入瀏覽器 http://localhost:8080/ 瀏覽器呈現
Hello world
引用前一課所學的實現 sort.Interface 的範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ort"
)
type myList []int
func (list myList) Len() int{
return len(list)
}
func (list myList) Less(i, j int) bool{
return list[i] < list[j]
}
func (list myList) Swap(i, j int){
list[i], list[j] = list[j], list[i]
}
func main(){
list := []int{1, 4, 8, 3, 5, 7, 9, 6}
newList := myList(list) // 轉型
fmt.Println(newList)
sort.Sort(newList)
fmt.Println(newList)
}
執行結果: [1 4 8 3 5 7 9 6] [1 3 4 5 6 7 8 9]
原本要介紹 Error handling 的,但我今天已經花了 3 小時在弄這篇教學文了,如果繼續往下教,可能會教太多,所以今天就先停在這裡吧!
本文圖片來自:
- 庫洛魔法使第一季第廿二集
- 庫洛魔法使第一季第廿三集
- 庫洛魔法使第一季第廿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