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新年新气象 奋斗正当时】大国重器 启航2025;
2.以人民为中心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3.2024年四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明显改善 经济运行呈现多方面亮点;
4.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5.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救治安置灾后重建工作持续开展;
6.【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与时间赛跑的救援先锋;
7.预计本月中下旬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8.巾帼展现担当 用心用情塑新生;
9.国内联播快讯:
(1)我国距离最远特高压工程送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
(2)京津冀已培育7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2024年“丝路海运”集装箱吞吐量超496万标箱;
(4)太湖湖体平均水质首次达Ⅲ类;
10.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死亡人数升至16人;
11.也门胡塞武装称持续对美国航母发动袭击 加沙民防部门称以军轰炸流离失所者安置地 以称打击哈马斯人员;
12.俄称在顿涅茨克地区取得新进展 乌称波克罗夫斯克战斗激烈;
13.国际联播快讯:
(1)委内瑞拉军方谴责美英等制裁违反国际法;
(2)德两党大会举行 部分地区爆发抗议冲突;
(3)苏丹武装部队宣布控制中部杰济拉州首府;
(4)美国一波音客机因发动机故障中止起飞。 (《新闻联播》 20250112 19:0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新年伊始,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正在加速推进,全面展示中国科技的“硬核”实力,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彰显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
珠江口旁,“梦想号”正在忙着为即将到来的首航做着各项准备。它将深入11000米,突破入海的新深度。
黄海之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即将执行海上发射任务。今年,中国航天将完成多个航天重大工程,标注中国的新高度。
京津大地,CR450动车组样车正在开展线路试验和考核,测试时速450公里,刷新中国的新速度。
大国重器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非常关注,多次深入科研一线考察调研,同科技工作者面对面交流。在湖南,他指出“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在湖北,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福建,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部署不断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向前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一系列瞄准创新的改革举措加速推出,为铸造大国重器打造了创新生态。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一大批闪耀着中国智慧、凝聚着中国力量的大国重器捷报频传。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航天员乘组接连刷新出舱活动时间纪录,“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超过1000颗,“蛟龙号”顺利完成300次下潜。从深空到深海,中国的高度不断刷新,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明确“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为新征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谋划新的蓝图。
今天的中国,一个个大国重器犹如“火车头”“破冰船”,进一步牵引着中国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砥砺奋进。
在中国航发,AEP100发动机正在加速自主研制,计划配装全球最大的无人货运飞机在今年实现首飞。
在上海外高桥造船,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即将完成全船主船体贯通,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首次起浮。
新的一年,大国重器正在助力越来越多的重大工程。
在江苏南通,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江海号”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它将打通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
在广东惠州、浙江温州,多个“华龙一号”核电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超过300吨的反应堆压力容器、400多吨的蒸汽发生器、神经中枢“和睦系统”等等大国重器将让“华龙一号”实现安全稳定的供电。
新的一年,大国重器推动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
在陕西西安、广东东莞,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正在建设,借助阿秒激光这个“超高速摄像机”,人类可观察电子在原子内部的运动。
在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在进行液体灌注,预计今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科学家们将通过它捕捉探测宇宙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基本粒子——中微子。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上天入海、探秘宇宙,一项项接连问世的大国工程,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大国重器,正在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活力、实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2024年,政法机关各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回望过去一年,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全国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7%,社会治安形势持续保持平稳。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近16万件,不断筑牢公共利益守护屏障;全国法院执结涉农民工案件约6.9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7亿多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平安中国成了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就要有效预防化解各种矛盾风险。2024年,政法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县级为重点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信访、人社等部门集中办公,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切实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人民安居乐业是平安中国的最暖“底色”。2024年,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这一社会痛点,公安机关雷霆出击,一举摧毁了包括明家在内的缅北“四大家族”犯罪团伙,已累计抓获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5.3万余名,临近我国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被铲除。
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推动攻克了一批“骨头案”“钉子案”,向社会持续释放了“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平安中国成色更足。
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各级人民检察院推进取消一切不必要、不恰当、不合理考评指标工作,为办案人员减负,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各级人民法院落实完善案件阅核工作机制指导意见,把“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和院庭长的审判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群众所需,改革所向。公安机关继续推进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办理身份证等户政业务“跨省通办”“全国通办”;推出13项交管改革新举措,已为1亿多名车主核发电子行驶证。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压缩到10个工作日内,大幅缩短群众办证时间。
阔步新征程,各级政法机关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2024年四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呈现多方面亮点。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我国制造业发展提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较三季度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特别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大国重器”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达16.5%。
同时,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6%,其中,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此外,全国基建投资回升。2024年四季度,土木工程建筑业销售收入增速较三季度明显提升,特别是随着一揽子化债政策落地,12月份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有力促进“两重”等重点基建项目建设。其中,水利水运工程建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7%,较三季度增速提高7.6个百分点;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3%,反映建筑施工投入加快。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反映各地贸易往来的全国省际间贸易销售额同比增长3.3%,较三季度进一步提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今天(1月12日)发布,2024年四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相比三季度上升0.1点。
从全年看,去年我国中小企业运行总体平稳,企业活力和动力得到有效释放。特别是四季度,在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推动下,中小企业信心明显提振。
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5.1%,连续两年上升。“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7%。目前,我国已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加紧进行,各方力量全力推进救治安置、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
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有序进行,震中区域安置点全部实现市电接通,板房搭建、物资发放抓紧展开。今天(1月12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组协调调配的新一批1100套板房全部运抵受灾最重的长所、曲洛、措果3个乡。
全力救治受伤人员。自治区人民医院、军区总院等分片包干,确保每个灾区居民安置点都有医疗服务点。在长所乡森嘎村,西藏军区总医院医疗队设置了新的医疗救治点位,可以实现超声放射、心电图、紧急手术等综合救治。各路救援力量还抓紧开展基础设施维修和废墟清理等工作。
西藏金融监管局要求各家金融机构建立受灾客户清单,进行精准帮扶。截至11日24时,农业银行已投放抗震救灾贷款8518万元,优先支持受损道路重建、农户危房改造,以及小微企业恢复正常经营等。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武警日喀则支队执勤三大队作为离震中最近的救援力量之一,他们迅速组成一支由党员干部带领的先遣力量第一时间出动,与时间赛跑,成功解救出多名被困群众。
地震发生后,大队党委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紧急避险,随即按照预案展开行动。9时50分,接到上级命令后,30人先遣力量奔赴受灾较重的长所乡,分3组展开救援。
由党员干部蔡泾带领的先遣一组到达森嘎村后立即展开搜救行动。受灾区域不时发生余震,破损房屋随时都有二次坍塌的可能,这给现场救援行动带来不小的麻烦。
在一处坍塌的房屋废墟下,大家发现一对母子被困。由于区域空间狭小,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官兵们与公安干警等救援力量一起徒手挖掘。
获救的母子随即被转移至定日县医院接受医治,经过几天的调养,她们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在震后的黄金救援时间里,这支先遣救援队先后救出被掩埋人员10人,转移受灾群众100余人。搜救任务完成后,他们立即投入到物资转运、搭建安置点、消杀防疫等行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1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流行的呼吸道病原体均是已知病原体,预计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监测显示,全国发热门诊、急诊患者数量呈现一定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未出现医疗资源明显紧张的情况。从去年10月份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已经提前部署,开展每日监测,持续调度调配医务人员、药品等医疗资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信部梳理了呼吸道疾病相关药品的产能产量情况,总体上供给充足、市场稳定。目前,中央和地方的医药储备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可用于紧急调用。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目前大多数省份流感的流行强度处于中等水平,上升趋势已经减缓。今年冬春呼吸道传染病仍呈现交替或叠加流行的态势,都是由已知病原所引起,没有出现新发传染病。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浙江省女子监狱1984年8月成立,40年来始终坚持用心用情教育改造罪犯,帮助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观,通过真情感化、技能教育等方式让她们破茧成蝶,重获新生。
维护监管安全稳定,用心用情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监狱工作的重要职责。如何让每一名罪犯入狱后能够安心接受改造,自觉接受改造,真诚悔过自新,对监狱管理人员而言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让迷途的人知返、让绝望的人走出阴霾是几代女监民警共同的使命。罪犯曹某早年离异,后因赌博入狱,唯一的女儿也对她心生怨恨。曹某在狱中服刑,错过了女儿的成长,当她得知女儿即将举办婚礼的消息,懊悔自责,失去了改造动力。
女警们引导其他罪犯一同帮助曹某,同样是为人女或为人母,曹某的遗憾在女犯中形成了深深的共鸣。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件云锦底纹绣花的嫁衣如期完成。视频会见时,打开嫁衣的刹那,屏幕那头的女儿泣不成声。
从2013年开始,浙江省女子监狱结合女犯改造的特点,通过开设丝绣、茶艺、剪纸、美容等30余门特色课程,让罪犯在学习技艺中发现美、创造美,帮助她们在服刑改造中实现“破茧成蝶、焕然新生”。
40年来,浙江省女子监狱始终坚持惩教相结合的教育改造理念,不断深化以政治攻心、法治正心、道德润心、矫治塑心、情感暖心的教育改造模式,已连续40年实现监管安全零事故。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我国距离最远特高压工程送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
记者从国家电网了解到,我国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远的特高压工程——新疆准东至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到今天(1月12日)已累计输送电量超过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1.3亿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京津冀已培育7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记者从京津冀产业协同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京津冀已培育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等7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前三季度,京津冀三地工业增加值超1.8万亿元,同比增长6.3%。
2024年“丝路海运”集装箱吞吐量超496万标箱
2024年,全国128条“丝路海运”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4173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6.56万标箱。作为我国首个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航运综合物流服务平台,“丝路海运”航线受到外贸企业的青睐。
太湖湖体平均水质首次达Ⅲ类
2024年,太湖湖体平均水质全面达到Ⅲ类,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水平,为30年来最佳。近些年,沿湖各地通过“一河一策”溯源整治等方式,提高太湖治理水平。去年,太湖湖体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首次提高到优秀等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的多起山火持续肆虐,死亡人数升至16人,13人失踪,超过5万栋建筑处于危险之中。规模最大的帕利塞德山火过火面积24小时内扩大了约400公顷,目前只有11%受到控制,火势正在向东部内陆蔓延。疏散令范围进一步扩大。洛杉矶著名的博物馆之一盖蒂中心收到疏散警告,已经关闭。当地的烟尘警报也被延长。
(更新时间戳: 173668658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