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
自考笔记在线更新地址 : https://github.com/Eished/self-study-exam_notes
- 运用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的分析工具。
- 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实践提供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
- 引发对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分析方法以及决策科学的兴趣。
- 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 了解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相互关系。
- 学会用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企业的各种管理决策问题。
- 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 经济学原理与方法来自微观经济学,重点是对管理决策的应用。
- 与许多专业管理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统计学)有联系。
- 具备高等数学知识,最高涉及微分学。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编辑分析方法;
- 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各种具体决策问题中的应用。
- 识记:
- 识别记忆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做出正确表述、选择和判断。
- 领会:
- 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之间的联系,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 简单应用:
- 运用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应用的决策问题。
- 综合应用:
- 运用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应用的决策问题。
- 单项选择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案例分析题:1大题,共20分。
参考资料自考通:重点已经标出,不再做笔记。
管理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决策科学的分析工具,使一个企业组织能够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在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之下,最有效的达到自己既定目标的科学。
-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管理决策问题。
- 管理经济学以经济理论和决策工具为分析工具。
管理经济学解决的是与资源合理配置有关的管理决策问题,主要是量产决策和价格决策。
-
企业决策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
- 明确企业面临的问题;
- 明确企业目标;
- 列举解决企业问题的可能方法;
- 从列出的解决办法中选择最优方案;
- 执行最优方案。
-
正确的决策条件包括:
- 明确的决策目标;
- 较高的决策者素质;
- 较充足的决策信息资料;
-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正确决策的准则为:采取该项决策之后的情况比采取之前有所改善。
- 微观经济学
- 价格理论
- 三个基本假设:
- 完全理性
- 完全信息
- 市场出清
-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 目的
- 方法
- 假设
- 需求理论
- 生产理论
- 成本理论
- 市场理论
- 边际与边际分析
- 最大值和最小值
- 无约束的利润最大化
-
企业的概念
-
盈利为目的
-
经济实体
-
企业形式:
- 个人、合伙、有限责任、股份
-
-
企业的特征
- 自主经营
- 自负盈亏
- 产权明晰
- 企业产生的根源:交易成本高,交易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 企业目标:价值最大化
- 企业决策:价值最大化
- 企业利润
- 会计利润:企业已经取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会计账目上已经发生的各种费用(即会计成本)的差。固定的显性成本。
- 经济利润:收入减去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之和,企业所有者自己提供的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机会成本。和资源配置有关。
- 机会成本
- 投资办企业=借出的利息
- 自己管理企业=别的公司任职
- 闲置机器=零机会成本
- 生产A的机器用来生产B=生产A的利润收入
- 企业的重要决策
- 谁生产、生产什么?
- 生产多少?
- 怎么生产最经济?
-
需求(Demand)
- 一定时间
- 价格水平
- 愿意且能够购买
- 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影响需求的因素
- 价格
- 收入水平
- 相关商品的价格
- 替代品VS互补品
- 消费者偏好
- 价格预期、市场规模、地区因素
-
需求函数
-
需求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
$$ Q_d=f(P,I,P_R,T...) $$ -
Qd 需求量,P 价格,I 收入,Pr 替代品或互补品的价格,T 消费者偏好
-
-
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 $$ Q_d=f(P) $$
- 需求表
- 需求曲线
- 需求定理: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动
-
-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 个人需求:某个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 市场需求:市场上所有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这种商品的数量
-
企业市场的需求:市场购买企业某种商品的数量
- 垄断市场
- 完全竞争市场
- 寡头垄断
- 垄断竞争
2.1.2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 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沿需求曲线运动
- 需求变动-非价格因素变动-需求曲线发生位移
- 需求估计方法
- 根据统计资料估计需求函数
- 市场调查方法
- 访问调查法:面谈、访问
- 市场实验法:具有较大客观性,模拟或实际市场进行
- 统计分析方法
- 建立理论模型
- 收集数据
- 选择函数形式
- 对结果的估计和
- 需求预测方法
- 时间序列
- 长期趋势
- 周期变动
- 季节效应
- 随机波动
-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平滑技术,回归分析法。
- 调查和民意测验技术
- 经济计量模型
- 投入产出分析
- 时间序列
-
供给(Supply)
-
影响供给的因素
- 商品的价格
- 生产成本
- 替代品的价格
- 生产者对价格的期望
- 除以上主要因素外:政府税收、补贴因素等
-
供给函数
-
$$ Q_s=f(P,C,P_R,E...) $$
-
Qs 供给量,P 价格, C 成本,Pr 替代品价格,E 生产者价格期望
-
$$ Q_s=f(P) $$
-
-
供给表
-
供给曲线
- 供给量的变动-价格变动-沿供给曲线运动
- 供给的变动-非价格因素变动-供给曲线发生位移
-
市场均衡:是指在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条件下,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达到的水平。
-
供求法则:反映供求状况与价格之间变化关系。
-
用函数形式将市场均衡状态表示:
- $$ Q_s=Q_d $$
- 需求的变动与市场均衡量的变动
- 供给的变动与市场均衡量的变动
-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与市场均衡量的变动
- 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保护、扶持,高于均衡价格
- 政府规定的最高价格:生活必须品,低于均衡价格
- 效用:消费时的满足感(utility)
- 完全信息
- 偏好次序
- 基数效用论
- 序数效用论
- 总效用(Total utility,TU):消费获得的效用总和
-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U):增加一单位消费时,所获得的的总效用量的增量
- 边际效用公式:
-
$$ MU={\Delta{TU}\over{\Delta{Q}}} $$
-
如果消费量增量非常小,趋近于零,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对商品消费量的一阶导数: $$ MU={\displaystyle \lim_{\Delta{Q} \to 0}}{\Delta{TU}\over{\Delta{Q}}}={\frac{dTU}{dQ}} $$
-
- 一般情况,效用增量是递减的,边际效用最终会递减
- 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购买中获得效用的最大化
- 效用最大化时的状态称为消费者的均衡状态。
- 均衡的条件:
- 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已知,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相应的价格之比相等
- 假设某一个消费者用收入
$I$ 只消费两种商品 X 和 Y ,其效用函数为 U=U(X, Y)。X的商品价格为 Px,Y的商品价格为 Py,于是收入约束为:$\displaystyle P_xX+P_YY=I$。- 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为:
-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数量。
-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消费者在既定价格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 愿意支付的价格与购买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 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
- 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
-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 U=f(X,Y) $$
- 向右下方倾斜,形状凸向原点
- 任意两条不相交
- 距离原点越远 效用水平越高
-
边际替代率(MRS) $$ MRS=-\frac{\Delta{Y}}{\Delta{X}} $$
- 消费者保持自己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为增加一种商品(X)的消费量所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量
- 也可以用如下公式:
$$ MRS_{xy}=\frac{MU_x}{MU_y} $$
- 给定价格和收入,所有收入用于消费能获得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切点代表的商品组合。
即: $$ MRS=-\frac{\Delta{Y}}{\Delta{X}}=\frac{P_x}{P_y} $$ 消费者均衡条件: $$ MRS_{xy}=\frac{MU_x}{MU_y}=\frac{P_x}{P_y} $$
- 价格消费曲线:
- 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 需求曲线的推导
- 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是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需求量。
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 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公式:
-
$E_d$ 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 为商品需求量;P 商品价格;$\Delta{Q}$ 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量;$\Delta{P}$ 为商品价格的变化量。
-
- 弧弹性:求平均值,也称为平均弹性
- 点弹性:需要已知需求函数
- 补充数学知识:
- 导数:导数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描述了这个函数在这一点附近的变化率。如果函数的自变量和取值都是实数,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就是该函数所代表的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
- 根据弹性系数绝对值大小分为五类
- 完全无弹性 Ed = 0
- 缺乏弹性 Ed < 0
- 单位弹性 Ed = 1
- 富有弹性 Ed > 1
- 完全弹性 Ed =
$\infty$
- 商品的替代性
-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 消费者收入水平、商品价格高低、教育程度等
- 需求收入弹性计算公式:
-
$E_M$ 为需求收入弹性系数;Q 为商品需求量;M 收入;$\Delta{Q}$ 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量;$\Delta{P}$ 为商品价格的变化量。
-
- 弧弹性:求平均值,也称为平均弹性
- 点弹性:需要已知需求函数
二、需求收入弹性的种类
- 完全无弹性 Em = 0
- 缺乏弹性 Em < 1
- 单位弹性 Em = 1
- 富有弹性 Em > 1
- 负弹性 Em < 0
三、需求收入弹性的应用
- 企业确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确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
-
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
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公式:
-
$E_C$ 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 为商品需求量;P 商品价格;$\Delta{Q}$ 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量;$\Delta{P}$ 为商品价格的变化量。
-
- 弧弹性:求平均值,也称为平均弹性
- 点弹性:需要已知需求函数
二、需求收入弹性的种类
- Ec > 0 ,替代关系
- Ec < 0,互补关系
- Em = 0,无关系
- 一种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其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其大小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
- 计算公式:结果是正值
-
五种分类:
- 完全无弹性 Es = 0
- 缺乏弹性 0 < Es < 1
- 单位弹性 Es = 1
- 富有弹性 1 < Es <
$\infty$ - 完全弹性 Es =
$\infty$
-
影响因素
- 商品生产时间的长短
- 商品生产的周期
- 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 成产成本的变化
- 商品本身特性
-
生产要素
- 四类:
- 土地(N):一切生产物质
- 劳动(L):体力 智力总和
- 资本(K):劳动 土地生产出来,再用于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资本的货币形态称为资本货币。
- 企业家才能(E):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 四类:
-
生产函数
要点:
- 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 最大产量
- 函数关系
- 技术不变
一般形式:$Q=f(L,K,N,E)$
简化:$Q=f(L,K)$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Q 是制造业生产量;L 为劳动投入要素;K 为资本投入要素;A和$\alpha,\beta$都是正的常数,常用假定是A=1,$\alpha+\beta=1$,这样:$Q=L^{\alpha}K^{1-\alpha}$
- 它的对数形式线性函数,可以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经验估计:
- 它是齐次生产函数。$\alpha+\beta$ 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
-
$\alpha+\beta=1$ 的经济含义,$\alpha$ 和$\beta$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E_l、E_k$),据此可以展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
二、学习曲线
- 学习曲线是一种动态生产函数,或称生产改进函数。它以下面的假设为依据:知识对劳动的要素替代是生产经验的函数。
- L 是每单位产量的劳动投入量;N 是以前的产量累计数;B 和
$\beta$ 是大于零的常数,且$\beta<1$。$\beta$ 大小表示“学习效应”的大小。
- L 是每单位产量的劳动投入量;N 是以前的产量累计数;B 和
- 短期生产函数=单变量生产函数
- 表达式:
$Q=f(L,\overline{K})$
-
总产量(TP):一定量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TP_L=Q=f(L,\overline{K})$
-
平均产量(AP):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_L=\frac{TP_L}{L}$
-
边际产量(MP):某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MP_L=\frac{\Delta{Q}}{\Delta{L}}=\frac{\Delta{TP_L}}{\Delta{L}}$ $MP_L=\frac{d{Q}}{d{L}}=\frac{d{TP_L}}{d{L}}$
- 三者的关系:
- 递减
- 相交
- 最大值
- 也称报酬递减规律
- 注意以下五点:
- 生产技术状况不变
- 以一种要素可变,其它要素不变
- 某种变动要素投入量增加,边际收益一般经历递增、递减,负数的过程
- 可变生产要素的各个单位是同质的
- 如果生产要素只能按固定比例组合,这个规律不适用
- 第一阶段:
- 可变要素投入从零开始,到平均产量最大值L2为止。这一阶段增加投入有效。
- 第二阶段:
- 可变要素投入从平均产量最大值的L2开始,到边际产量为0的L3为止。这一阶段增加投入任然会有所收益。
- 第三阶段:
- 可变要素投入从边际产量为0的L3以后的阶段。追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合理。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确定
-
追求最大产量,L3 点
-
追求单位产品成本最低(变动成本),L2 点
-
追求最大利润,第二阶段
-
边际产品价值(VM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收入
- 假定变动要素为 L,边际产品价值公式:
- VMP 为变动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TR为收入增量;Q 产品产量增量;MR 为边际收益;
- 如果价格不变,则边际收益与产品价格相等:
- P 为产品单价
-
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MFC):每增加使用一单位的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 假定变动要素为 L,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公式:
- MFC 为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TC为总成本;$\Delta{TC}$ 为总成本增量;PL 为变动要素的价格
-
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的确定
- 当一种生产要素变动时,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的确定应满足以下均衡条件:
$$ VMP_L=MPC_L $$
- 当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唯一且价格既定时,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则变动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的均衡条件为:
$$ VMP_L=P_L $$
-
等产量曲线:用来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
特点:
-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斜率为负值。
-
同一平面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代表同样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离原点越远产量越高,越近越低。
-
同一平面内不能相交。
-
等产量曲线形状反映出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性。
- 生产要素的完全替代。直线
- 完全不可替代。直角平行线
- 一般的替代。曲线
-
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
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MRTS):为了维护相同产量水平,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可以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
-
要素 L、K,则技术替代率为 :
$\displaystyle MRTS_{LK}=-\frac{\Delta{K}}{\Delta{L}}$ -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产量不变,一种生产要素不断增加,每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displaystyle MRTS_{LK}=-\frac{MP_L}{MP_K}$
-
-
-
表明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displaystyle P_L\cdot L+P_K \cdot K=C$ -
等成本曲线斜率:
$\displaystyle K=-\frac{P_L}{P_K}$
-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 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成本最低
-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 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产量最高
-
生产要素最佳组合原则
-
最佳组合点都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相切的切点上。
-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生产要素的价格比。
-
所以企业投入要素最佳组合均衡条件是: $$ \displaystyle MRTS_{LK}=\frac{P_L}{P_K}=\frac{MP_L}{MP_K} $$
$$ \frac{MP_L}{P_L}=\frac{MP_K}{P_K} $$
-
-
含义: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按同一比例变化,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
- 规模报酬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 规模报酬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都在同比例变化。
-
变动的三个阶段:
- 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alpha+\beta>1,Q>\lambda Q_0$ - 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alpha+\beta=1,Q=\lambda Q_0$ - 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alpha+\beta<1,Q<\lambda Q_0$
- 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 成本(Cost):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利润水平
- 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所有者必须得到的报酬或补偿
-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一定限度内成本总额不随产量变动的成本
- 变动成本:一定限度内成本总额随产量变动的费用
注:只有短期内有区分,长期看都是变动成本
-
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 显性成本:实际支出,会计成本
- 隐性成本:没有支付义务的
注:会计上主要是显性成本,管理经济学都包括
-
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
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 增量成本:总成本的增量。决策时必须考虑
- 沉没成本:无法收回,不因生产决策而改变。决策时无需考虑
-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报酬,高于一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 自己雇佣自己是隐性成本
- 雇佣其它企业家支付薪资构成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
-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
会计利润:企业销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显性成本)
-
利润贡献: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俗称毛利
- 单位产品利润贡献:$d=(P-V)$
- 全部产品利润贡献:$D=Q\times(P-V)$
注:作用是补偿成本和形成利润
成本函数反映了产品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变动关系,表达式为: $$ C=f(Q) $$ 式中:C为成本,Q为产量。
- 企业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
- 总成本(STC)
- 总固定成本(TFC)
- 总变动成本(TVC)
- 平均成本(SAC)
- 平均固定成本(AFC)
- 平均变动成本(AVC)
- 边际成本(SMC)
- 总成本(STC)
-
短期总成本(STC)、(TFC)、(TVC)
-
短期平均成本(SAC)
-
短期边际成本(SMC)
-
SAC 曲线与SMC 曲线之间的关系
-
短期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
-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MP最大时 SMC最下
-
-
长期总成本(LTC):企业在长期中调整生产规模,生产各种产量所需的最低点的轨迹。 $$ LTC=LTC(Q) $$
-
长期平均成本(LAC):单位产量所分摊的长期总成本。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 LAC(Q)=\frac{LTC(Q)}{Q} $$
-
长期边际成本(LMC):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根据产品产量调整其固定要素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 LMC=\frac{\Delta{LTC}}{\Delta{Q}}\ \mbox{当LTC为连续函数时:}\ \downarrow\ LMC=\frac{dLTC}{dQ} $$
- 短期成本函数的统计估计
- 简单外推法
- 根据基本数据内部的内在联系推测基本数据外部其他数据的值。假定边际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保持不变。
- 回归分析法
- 成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把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 调整投入的生产要素价格,需要使用当期的要素价格对成本数据进行调整;
- 应该手机时间序列成本数据,收集成本数据的观察期不宜太长。
- 成本函数形式的选择。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
- 成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简单外推法
- 回归分析法
- 截面数据,特定时点上,各个不同规模工厂的成本数据。
- 选择三次方程拟合。
- 技术法
- 从生产函数推导长期成本函数的方法。
-
总收益(TR):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 TR=P\times Q $$
-
平均收益(AR):每销售一件产品平均得到的收入 $$ AR=\frac{TR}{Q}=\frac{P\times Q}{Q}=P $$
-
边际收益(MR):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 MR=\frac{\Delta{TR}}{\Delta{Q}}=\frac{dTR}{dQ} $$
-
利润计算:
$\pi=TR-TC\$
$TR-TC>0\quad 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TR-TC<0\quad 企业亏损\$ $TR-TC=0\quad 超额利润等于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
-
利润最大化原则:
$MR=MC$
-
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量本利分析法、保本分析法
-
基本原理是边际分析理论,主要目的是确定企业盈亏平衡的产销量。
-
具体方法是:企业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后,观察产品销售单价与单位可变成本的差额,若单价大于单位可变成本,便存在“边际贡献“。总的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相等时,盈亏平衡。
-
盈亏平衡公式: $$ TR=TC $$
- 达到目标利润所需产量: $$ Q^=\frac{TFC+\pi^}{P-AVC} $$
-
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指企业固定成本总额与变动成本总额的比率。比率越高,盈亏平衡销售量越高;反之越低。杠杆率较高时,利润变动对于产量的敏感程度也比较高。
-
经营杠杆测定度(DOL,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企业总利润对于产量的敏感程度
- 公式:就是企业利润的产量(销售量)弹性,也可以作为企业风险测定指标。
$$ DOL=\frac{利润变动百分比}{产量变动百分比}=\frac{\frac{\Delta{\pi}}{\pi}}{\frac{\Delta{Q}}{Q}}=\frac{\Delta{\pi}}{\Delta{Q}}\cdot\frac{Q}{\pi}=\frac{Q(P-AVC)}{Q(P-AVC)-TFC} $$
-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PPF):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的最大组合的轨迹。
- 向右下方倾斜。也叫作成品转换曲线。
- 向右上方突出。由边际转换率(MRT)决定。
$\displaystyle MRT_{XY}=-\frac{\Delta{Y}}{\Delta{X}}=\frac{MC_X}{MC_Y}$
-
等收益曲线:在既定收入条件下,所必须生产的两种产品的产量的最大数据组合的轨迹。
- 等收益线方程:
$\displaystyle TR=P_X+P_Y\cdot Y$
-
等收益曲线所处位置说明企业所获取的总收益的大小,离原点越远的等收益线表明获得收益越大。
- 等收益线斜率:
$$ 等收益线斜率=-\frac{\frac{TR}{P_Y}}{\frac{TR}{P_X}}=-\frac{P_X}{P_Y} $$
- 等收益线方程:
-
资源既定受益最大的产品产量组合
-
收益既定资源耗费最小的产品产量组合
-
产品产量最佳组合原则
- 在切点上,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等收益曲线的绝对值,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边际转换率,等收益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产品的价格之比,所以产品产量最佳组合的均衡条件是: $$ MTS=\frac{P_X}{P_Y}\ 或\ \frac{MC_X}{MC_Y}=\frac{P_X}{P_Y}\ 即\ \frac{MC_X}{P_X}=\frac{MC_Y}{P_Y} $$
-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纯粹竞争市场,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 四个条件:
- 大量买者和卖者
- 出售的商品和劳务是同质的,产品无差别
- 生产资源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不受任何阻碍
- 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 四个条件:
-
企业利润最大化决策(最大利润,最小亏损)
-
企业亏损极小化决策
-
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企业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所能提供不同产出水平的轨迹。
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决策原则为 MR=SMC,由于 MR=AR=P,所以 P=SMC。
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就是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
长期均衡的形成
完全竞争市场,最终使行业内所有的企业趋向于获得正常利润,超额利润消失,实现长期均衡。
-
企业的长期决策
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实现长期均衡时,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都相较于E点。
完全竞争市场中,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 MR=AR=LMC=LAC=P
-
卖者得到的货币额减去可变生产成本后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实际上是衡量卖者参与市场所得到的收益。
-
完全竞争市场能使社会福利实现最大化。
- 用生产者剩余来衡量生产者的福利,用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的福利,两者总和构成社会总福利。
-
P=MC 时,消费者得到了最低价格,生产者乃至整个社会生产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此时被称之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
使企业把生产规模调整到平均成本的最低点(P=LAC)。
从长期来看,生产者只获得正常利润,符合消费者利益。
总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在最佳规模上生产,从而实现最高的生产效率。此时,被称为实现了生产的有效性(Productive Efficiency)。
-
完全竞争市场缺点:
- 各企业的平均成本最低并不一定社会成本就最低。
- 各企业生产的产品无差别,使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得不到满足。
- 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这样没有能力去实现重大的科学突破,从而不利于技术发展。
- 在实际中完全竞争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接近的情况也不多见。
-
垄断市场的条件
- 在一个行业或在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只有一家企业提供全部产品,没有竞争对手存在。
- 提供的产品无法替代、独特的。
- 其他任何企业难以进入或不可能。
-
垄断市场产生的原因
-
关键资源由某企业拥有;
-
规模经济的存在,某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拥有更高的效率;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指一家或多家企业以更低的单位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或劳动而产生的垄断。
以上都是非法律原因,法律不禁止竞争。
-
政府特许:排他性权利;
- 专利和著作权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 政府基于企业度假的生产经营特权。
此时竞争是被法律禁止的。
-
- 垄断企业需求曲线(dd曲线)
- 行业需求曲线就是企业的需求曲线。
- 向右下方倾斜,想多销售产品必须降低价格。
- 垄断企业平均收益曲线(AR曲线)
- 平均收益=总收益/销售量:$\displaystyle AR=\frac{TR}{Q}=\frac{P\times Q}{Q}=P$
- 平均收益=价格;平均收益曲线就是需求曲线。
- 垄断企业边际收益曲线(MR)
- 垄断条件下,只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就始终小于一定产量的价格或平均收益,即:$MR<AR\quad或\quad MR<P$
-
根据利润最大化 MR=MC 的原则来决定价格或供给量。
根据 MR=SMC ,确定短期均衡点 E,均衡价格 OH,平均成本 MF或 ON。这时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企业可获得超额利润。
-
是否停产?同第八章 P>AVC 。
-
垄断市场中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MR=LMC=SMC_n $$ 在长期均衡点,垄断企业:$P>MR=MC$
完全竞争企业:$P=MR=MC$
- 细分市场
- 进入障碍
- 绝对成本优势
- 规模经济
- 先行合约
- 剩余生产力
- 先驱品牌优势
- 退出成本
- 信息障碍
-
垄断与消费者剩余
-
曲线D和MR分别为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假设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图中水平直线AC=MC
相比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将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福利减少了。
-
-
垄断与寻租(Rent Seeking):把别人的收入重新分配(或转移)到自己手中而花费资源来影响公共政策的行为。
- 寻租行为符合个人理性,扩大寻租者利益,但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 寻租花费的资源没有任何产出,只是用来实现将收入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属于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 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取超额利润,会加剧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
垄断的净损失
- 垄断使产出减少了$Q_MQ_C$,由此带来消费者剩余减少了BEC部分,该部分消费者剩余是垄断的净损失(Deadweight loss of monopoly)。
- 技术进步的阻碍。
- 资源配置缺乏效率。
-
价格管制
-
反垄断法
- 当垄断有害于消费者时,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打破垄断或禁止垄断的形成。美国一度执行过全面禁止垄断的政策。我国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反垄断法》。
-
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一个市场中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结构。
应具备一下条件:
- 市场上有较多企业,彼此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
- 产品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差别,又有一定的替代性。
- 企业进出行业比较自由。
- 企业需求曲线
- 向右下方倾斜
- 产品有替代性时,底定价权。略微倾斜,几乎平行
- 品牌忠诚度高,高定价权。需求曲线弹性小。
- 平均收益曲线
- 与需求曲线重合。向右下方倾斜。
- 边际收益曲线
- 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下方。
- 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长期均衡条件: $$ MR=LMC\ P=AR=LAC $$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找不到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企业虽然可以通过降价来提升销量,但不会这么做:
- 产品价格为了竞争而降低价格,利润会减少;
- 垄断竞争企业之间对价格竞争比较敏感。大家都降价。
- 非价格竞争,通过差异竞争获取垄断利润。
- 提高产品品质,即 品质竞争;
- 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不跟企业产品的需求。
- 两者需求曲线不同与边际收益曲线的位置不同。
- 二者的平均收益曲线或需求曲线都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但二者切点位置不同。
- 二者成本构成不同。
-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过于单调。
- 垄断竞争有利于鼓励创新。
- 寡头垄断(Oligopoly)市场:
- 少数几家企业控制了某一行业的市场,供给该行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
- 条件:
- 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企业。
- 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 新企业进入行业比较困难。
- 原因:
- 规模经济性的存在。
- 重要原材料或关键技术。
- 控制了分销渠道。
- 受到政府保护。
- 分类:
- 按产品差别程度划分。
- 纯粹寡头垄断
- 差别寡头垄断
- 按企业的行动方式划分。
- 勾结(共谋)行为的寡头垄断
- 独立行为的寡头垄断
- 按产品差别程度划分。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东万·安古斯丁·古诺(Augustin Curnot),最早提出对双头垄断市场的一种均衡解释,为古诺模型。
-
假设条件:
- 一种产品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假定为甲企业与乙企业);
- 两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完全相同;
- 生产的变动成本为零,即假定边际成本为零;
- 他们共同面临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即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两家企业分享市场,且双方对需求情况了如指掌;
- 各方都根据丢放的小行动做出自己的决策,即每个企业决策时,假定其他企业产出固定不变,并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最大利润。
-
当市场有m个寡头时,结论: $$ 市场总产量=\frac{m}{m+1}OB\ 每个寡头企业均衡产量=\frac{1}{m+1}OB $$ OB 为该市场最大可能性需求量,即市场总容量。
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P.M.Sweezy)在1939年对价格刚性提出了一种解释,这是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也叫斯威齐模型。
-
价格刚性:成本有一定量的改变时,价格保持不变。
-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 当一家企业削价时,其他企业为了不减少销量,会马上做出反应也降低价格;
- 如果一家企业提价,所有其它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销量则毫无反应。
- 即竞争对手响应降价但不响应提价。
20世纪 50年代 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首先提出。
- 概念:
- 决策者博弈:
- 试图通过博弈行动使自己达到最优地位;
- 充分认识到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的特性;
- 预测其它决策者的行为。
- 博弈论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策略(Strategies)和收益(Payoffs)。
- 策略是指博弈参与者所采取的行动方案;
- 收益是策略实行的结果。
- 所有博弈参与者的策略与收益的组合叫收益矩阵(Payoffs Matrix)。
- 决策者博弈:
- 非合作性博弈:囚徒困境
- 所谓占优战略(Dominant strategy):无论其他人的战略是什么,对某个参与者来说都是最佳战略。
- 个体理性行为导致集体无效率。
- 寡头企业的非合作性博弈
- 合作的可能性:
- 重复博弈。
- 外界强制性力量的加入。
- 合作的可能性:
-
卡特尔
独立企业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明确协议而建立的组织。它是市场中各企业用公开的方式互相勾结以达到协调行动的一种形式。寡头垄断企业组建卡特尔组织目的是为了维持高价,使联合利润最大化。
卡特尔的主要任务:
一是各成员企业的同质产品规定同一价格;二是在各成员企业之间分配产量。卡特尔组织的价格与产量的决策过程大致如下:
- 由卡特尔的中央管理机构预测市场需求函数,由此求出整个卡特尔组织的边际收益曲线,并用水平相加法从各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求出整个卡特尔的边际成本曲线。
- 为了谋求卡特尔组织的恋歌利润最大,根据 MR=MC 原则确定整个卡特尔的均衡产量个均衡价格。
- 制定出各成员企业的产量份额分配计划。关于产量分配,卡特尔原则上是根据各企业的边际成本与卡特尔的均衡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相等的办法在各成员企业之间分配产量。即各企业产量满足(假定有A、B两家企业构成卡特尔组织):$MR=MC=MC_A=MC_B$ ,卡特尔分配产量应遵循各企业边际成本都相等的原则。但实际中通常是按照各企业的地位和实力(生产能力和原有市场占有率)或消费者需求来分配产量。
-
卡特尔存在的问题:
-
产量份额分配中的问题。
-
许多国家,公开的卡特尔组织是违法的。
-
作弊问题。
-
市场进入问题。
-
-
价格领袖(Price leadership)
指一个行业价格通常由某一企业率先制定,其余企业追随其后确定各自的价格。这是寡头企业之间的一种默契,因而是一种暗中勾结。
- 价格领袖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 支配型价格领袖模式。领先确定价格的企业是本行业中最大的、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
- 效率型价格领袖模式。
- 晴雨表型价格领袖。
- 价格领袖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
企业通过制定产品价格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企业通过价格制定所要实现的经营意图。
-
价格目标反映的是企业定价过程中的期望和追求,它一般都是按照企业目标的要求来制定的。它服从和受制于企业的整体目标,为企业整体目标服务,是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
企业在为产品定价时,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是定价目标。不同营销目标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 以维企业生存为目标:定低价
- 以最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长期利润,整体利润,当前利润
- 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全部或部分产品的低价策略
- 以应付或抑制竞争为目标:低定价或随市场定价
- 以树立企业形象为目标:高价保证高质量产品的地位
-
最常用、最基本的定价方法。
以单位成本为基本依据,再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
基本思想:价格能涵盖生产产品的成本,并足以使企业按目标收益率获得一定程度的利润。
-
步骤:
- 估算企业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的平均变动成本(AVC)。可依据生产能力的70%~80%的产量水平来确定平均变动成本的基础。
- 估算出固定成本,并按照产量将其固定成本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由此计算出平均固定成本(AFC)。
- 将平均变动成本和平均固定陈本相加,得出平均总成本(AC)。
- 以平均总成本的一定比例即成本加成率作为企业目标利润核算出目标利润,再加上平均总成本,得到产品价格。
-
公式:P 为产品价格,AC 为平均总成本,m 为成本加成率 $$ P=(AVC+AFC)\times(1+m)=AC(1+m) $$
-
所谓最优成本加成率就是一句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而确定的成本加成率。
方法如下: $$ 因为TR=P\cdot Q,所以边际收益MR为:\ MR=\frac{dTR}{dQ}=P(1+\frac{dP}{dQ}\cdot \frac{Q}{P})\ MR=P(1+\frac{1}{E_P}) $$ 谋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永远不会再需求曲线的非弹性短经营的。
利润最大化条件的最有成本加成率 m 为: $$ m=\frac{-1}{E_P+1} $$
- 优点:
- 简单实用
- 计算方便
- 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
- 能保证企业获得正产利润
- 不足:
- 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产品寿命周期,缺乏灵活性,不利于竞争,掩盖费正常费用支出,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 企业处于非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不同的价格把同一物品或服务卖给不同的顾客。
- 由于企业能识别出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因此企业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支付意愿而实施不同的价格。
- 有时候也指成本不同的产品定统一价格。
根本目的是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与此同时对消费者的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固定。
- 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价格歧视
- 消费者利益增加的价格歧视
-
完全价格歧视(Perfect Price didcrimination),也称一级价格歧视,指企业根据每个消费者意愿支付的最高价格来指定每单位产品的价格,并据此来分别销售单位产品。
企业没有留下任何消费者剩余,全部转换为企业利润。
了解市场需求和每个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谈判或投标来确定的市场。
-
二级价格歧视(Secon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也称为数量价格歧视,指企业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的价格。
主要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可以进行测度的情况。
-
三级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imination),也称为消费者价格歧视,指企业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
通常划分顾客市场和办法主要有:
- 根据地理位置。
- 根据用途不同。
- 根据消费者的个人特质来划分。
- 企业必须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
- 企业必须能够区分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 企业应该能够阻止套利的情况出现
- 在需求上相互关联的产品或者是替代品,或者是互补品。
- 以固定比例生产的关联产品定价
- 结论:对以固定比例生产的关联产品,应增加产量直到产品组的边际收入等于产品组的边际成本,并据此确定产品组的价格。
- 以变动比例生产的关联产品定价
- 两种关联产品的价格是由完全竞争市场所决定,是外生既定的。
- 通过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战略扩展规模。纵向一体化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
- 企业为了扩大其经营业务或控制销售渠道,把自己的下游产业加以收购与合并,即前向一体化。
- 企业也可通过收买或合并自己的上游产业与业务,即后向一体化。
- 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的合理确定之所以重要,其原因主要是:
-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水平影响进行交易的两个事业部的产量决策,由此也就影响到整个企业的产量。价格不合理就无法按照最佳产量进行生产。
- 影响进行交易的两个事业部的利润水平,如果价格制定的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相关事业部员工的积极性,甚至会威胁到事业部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 目标是使联合企业利润达到最大。
- 在最大利润产量水平上的各中间产品事业部的边际成本就是各中间产品的最优转移价格。
- 企业中间产品的价格由外部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来决定,即外部市场价格就是企业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
- 类似于三级价格歧视
- 随行就市定价法
- 适合那些近似完全竞争市场类型的商品。
- 密封投标定价法
- 利润高低与中标概率的大小刚好相反,企业可以用这两种相反因素的净效应作为定价的依据。净效应(期望利润)=利润x中标概率。在企业一系列的备选竞标方案中,选择期望利润高的作为标价。
- 竞争价格定价法
- 根据产品实际情况及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差异状况来确定价格。生命周期较短的高新科技产品或时尚潮流产品较多采用这种定价策略。
- 撇脂定价法
- 生命周期最初阶段的新产品最初上市时,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便短时间获取最大利润,就像从鲜奶中撇取奶油一样。
- 优点:
- 新上市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小。
- 价格高出成本较多,有条件实行消费者差别定价。
- 价格较大回旋余地。
- 不足:
- 消费者不满,以利于长期发展。
- 如果没有市场影响力,不利于打开产品销路。
- 吸引竞争者涌入,难以产期维持高价。
- 渗透定价法
- 新上市时,价格很低,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使其他企业难以进入。适用于竞争激烈的日用小商品领域。
- 优点:
- 薄利多销;
- 价格壁垒,控制市场。
- 缺点:
- 不能打开市场或遇到强力竞争对手将损失巨大。
- 炫耀定价法
- 数字定价法
- 心理暗示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