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思考,快与慢 笔记 #39

Open
chiyan-lin opened this issue Oct 11, 2023 · 8 comments
Open

思考,快与慢 笔记 #39

chiyan-lin opened this issue Oct 11, 2023 · 8 comments

Comments

@chiyan-lin
Copy link
Owner

亚当斯密经济学:他认为人的行动动机源自经济诱因,人人都会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行为经济学” :他认为人在分析预期效用和做决策的时候,会受到很多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心理因素会致使人们做出许多非理性的决策。

@chiyan-lin
Copy link
Owner Author

快思考(s1)【无法关闭】

依赖我们的直觉和习惯,在遇到问题和环境刺激时,我们的大脑会直接从我们的记忆中寻找与之关联的内容和解决方法,在不需要仔细思考下直接给出答案

慢思考(s2)

依赖理性思维,需要我们主动思考,通过计算或推理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在面对一些情况的时候,s1会对s2进行干扰,人都是天生惰性的,对于 s1 做出的决策,很多时候 s2 都不会运作。

@chiyan-lin
Copy link
Owner Author

chiyan-lin commented Oct 11, 2023

怎么让慢思考持续工作

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再看到它时,必须学会怀疑自己的感觉也就是在面对任何事会对其持有怀疑态度,不要依靠感觉行事

慢思考的特性

高度专注

  • 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 自我损耗(自我损耗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Baumeister)提出,所谓自我损耗就是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是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分散精力,就是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能力和意志力都会下降。补充糖类或者一些正向激励可以补充这种损耗)
  • 瞳孔变大

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人人世界的模式。

@chiyan-lin
Copy link
Owner Author

s1 联想的神奇力量

  • 联想激活(望梅止渴)
  • 启动效应(自动补充,举个例子,如果你最近经常和可乐,在看到 喝__ 的时候,你会更倾向于填入可乐)
  • 运动概念效应(当你总想着什么的时候,你的行为举止会不自觉地去模仿)

@chiyan-lin
Copy link
Owner Author

错觉

简而言之,当你指出一个早已见过的词语、名字或者某一样东西时,你会感到更加放松,如果这种认知放松会让人在思考的时候会产生错觉。

比如在做问卷的时候,想让别人更偏向去选某一个答案,可以把那个答案加粗之类的操作。

认知放松度

当你处在放松的状态的时候,容易被忽悠去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决策

@chiyan-lin
Copy link
Owner Author

简化问题

信任机制?在理解一个陈述句之前,人们往往都会先试图相信它

当系统2处于繁忙的状态时,我们几乎会相信所有的事情

启发式回答,看到一个问题的时候,自己没有亲身经历,会用一些小的case来回答那个宽泛的问题
比如 先问 你上周有多少次约会,再问你幸福吗 和 顺序调转再问,结果就会有所不同了

@chiyan-lin
Copy link
Owner Author

chiyan-lin commented Oct 11, 2023

启发法和偏见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用小样本的答案回答自己不清楚的问题,以偏概全

锚定效应

在进行决策时,会过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资讯(这称为[锚],即使这个资讯与这项决定无关。在进行决策时,人类倾向于利用此片断资讯(锚点),快速做出决定。在接下来的决定中,再以第一个决定为基准,逐步修正。但是人类容易过度利用锚点,来对其他资讯与决定做出诠释,当锚点与实际上的事实之间的有很大出入,就会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

所以在讲价的时候,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能接受的最低值或者对方无法接受的数值上。

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就会过手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

@chiyan-lin
Copy link
Owner Author

chiyan-lin commented Oct 11, 2023

决策错误的根源

  1. 后见之明 ,产生结果偏见(在医生,政治等职业比较常见,医生会为了避免被结果偏见diss,会给患者搞很多检查)
  2.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所谓有经验的人做出的预测并没有那么准确)
  3. 公式预测比经验要更可靠
  4. 要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
  5. 乐观主义

选择和风险

经济理论的传播者一经济学家,他们是理性且自私的,其倾向性没有发生变化

1.1 确定性效应
1.2 反射效应:越亏越投
1.3 损失厌恶:相比于得到,更讨厌失去

禀赋效应(心理账户决定了得到物品的价值)

@chiyan-lin
Copy link
Owner Author

chiyan-lin commented Oct 11, 2023

8个常见思维谬误

  1. 人身攻击谬误
  • 针对对方的人品、动机、地位等进行攻击并以此支持自己的论点
    *「例:你这个人很坏,所以你的观点一定是错的
  1. 稻草人谬误
  • 夸张、扭曲对方的观点,使自己能够轻松地攻击对方
  • 例;你说减肥的人应该少吃糖分高的食物,不敢相信,你竟然号召大家都不要吃糖
  1. 乐队花车误
  • 大多数人赞同的观点,就是对的观点
  • 例:我们大家都这么想,难道还会有错
  1. 滑坡谬误
  • 事情一旦发生了,那就一定会引发连锁反应
  • 例:如果我们允许孩子不写家庭作业,那么很快孩子就都不学习了
  1. 逃避话题谬误
  • 在讨论时,偷换概念,转移讨论焦点
  • 例:我们在讨论应不应该摄入糖分高的食物他却认为我们应该多加锻炼
  1. 虚假两难谬误
  • 认为一件事情只存在两种结果,没有折中答案
  • 例:如果你不参加班级活动,那你一定缺乏团队精神
  1. 诉诸主观情感谬误
  • 试图通过操纵对方的情感,来替代有效的论述
  • 例:你要是考差了,你的父母该多难过,所以考试作弊没关系
  1. 假性因果谬误
  • 看到两个事物同时存在,就觉得其中存在因果关系
  • 例:我昨天去完健身房感冒了,所以健身会导致感冒

5个步骤训练批判性思维

步骤一:提出问题

  • 提问的三个层次
    • 提出一个好奇的问题 --- 用好奇心来打破常规
    • 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 --- 这个问题大家也会觉得有趣
    • 大家可以借助这个问题提出提出更多问题,从而发现全新的研究领域
  • 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
    • 在提问之前,学会审视自己的问题
    • 如果你的问题能够引发大家进一步的思考,并且这个
    • 问题还能延伸出更多的问题,那么这就是一个好问题

步骤二:收集证据

  • 证据的两个类型
    • 定性证据;就是描述性证据,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用你的语言描述出
    • 定量证据:就是用数据量化后的证据
  • 收集证据的方法
    • 观察、采访、阅读、搜索、调查、投票、讨论会、实验,比较历史记录等等

步骤三:评估证据

  • 评估证据的重要性
    • 该证据重不重要,值不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评估证据的准确性
    • 该证据是否做了非常严肃的研究,有无多方的验证,有无同行的评议等等
  • 评估证据的相关性
    • 该证据和正在论证的问题有无关系

步骤四:产生好奇

  • 思考新的观点
    • 激发好奇心,从多个角度思考更多可能性,从而推导出不同的观点
    • 检验自己的观点,反思自己观点产生的前提,以及推理过程
  • 警惕情绪的力量
    • 在提出观点时,保持冷静,不轻易被情绪裹挟

步骤五:得出结论

判断清楚不同的观点之后,就可以得出结论

  • 能够接受结论被推翻
    • 问题往往是复杂的
    • 我们此刻得出的结论在未来有可能被突破、被推翻,要学会坦然接受
  • 学会接纳不同的结论
    • 和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讨论,倾听不同的看法
    • 接受这个世界上有多种可能性,可以不同意但要予以尊重

实现自我成长

  • 学会礼貌讨论
    • 学会礼貌地跟别人分享你的观点和建议这样讨论才能够开展
  • 学会尊重不同观点
    • 当我们和他人有不同的观点时,能够学会尊重与倾听
  • 学会反思自己的观点
    • 时常反思自己的想法,总结优点与不足之处,下一次做得更好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