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肥牛"、"佛跳墙"……在中国电商平台上,有不少主播为"预制菜"疯狂带货。然而,在连锁餐厅中,"预制菜"的身影也随处可见。随着中国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梅菜扣肉预制菜"恶劣的生产环境,再度引发中国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为何质量低劣、卫生堪忧的"预制菜"被频频端上人们的餐桌?
"预制菜"爆雷
近年来,预制菜悄然兴起。随着预制菜在餐饮行业的广泛使用,中国媒体央视今年的“315”消费者保护晚会也撕开了预制菜的“遮羞布”。央视记者接到举报,在预制菜主要产区之一的安徽阜阳市,所生产的梅菜扣肉预制菜竟然使用3元一斤、品质最低劣的的槽头肉。
据央视记者走访一线的视频曝光,生产车间卫生环境堪忧,现场十分令人作呕。而在这种环境下生产的梅菜扣肉竟然能够流入市场,被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央视曝光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CCTV/微博)此事一出,瞬间点燃中国人的怒火。在中国社媒平台微博上,有网友评论说:“当地执法部门干嘛去了?市场监管部门在干嘛?”还有网友表示:“查一两家没意义,整个行业都是烂的,根本没有市场监管”;“希望每一天都是315,而不是为了315而315”。
身在上海的前食品行业从业者李先生(化名)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作为消费者来说,他当然希望尽量不吃预制菜,但这几乎不可能。
他说:“大家心里都有数,在连锁餐厅吃饭,或者人均一两百块的餐厅,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预制菜。现在的预制菜大多数都是回去加热(即食),如果有选择的话我肯定不吃预制菜。”
李先生原来所做的行业主要从事新鲜食物原料生产,但他表示,为了让利益最大化,不得不去考虑后续的深加工工序,而预制菜是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
“预制菜大家都说是‘科技与狠活’,又要好吃,又要健康,我还要赚钱,又要便宜,多方都满意的局面我觉得不太现实。”
所谓预制菜,主要是以多种食物原料,辅以调味料、食品添加剂等辅料,经过产业化预加工、预烹调、预包装,通过冷链等手段贮藏及运输,送往餐饮加工者和消费者,经简单烹调后即可食用。
典型的预制菜包括开袋即食、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而在各大餐厅中,多使用的最后两类,即经过简单加热或再加工,即可送入消费者口中。
随着事态一再发酵,据中国政府网3月21日发布,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对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定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还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要求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尽快建立。这份《通知》明确指出,预制菜不包括速冻、方便食品,将预制菜与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进行了边界划分。此外,还要求餐饮提供者明示使用预制菜,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监管界限模糊、执法缺位,并不能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中国社媒平台微博上,网友热议预制菜。(微博)行业安全标准不明 监管执法缺失
中国人对预制菜的担忧和顾虑并非初始。早在去年秋季,多家中国媒体就曾报道,中国多地出现了学生家长针对学校预制菜午餐的投诉。在江西赣州某小学,由于当地中央厨房给学生统一配送的午餐存在速度慢、质量差、口感不佳等问题,学生家长自发组成了“抵制预制菜”交流群,甚至辞职给孩子送饭。
在美国经营一家中餐馆的刘金星告诉本台,作为餐饮从业者,他对预制菜持开放态度。
他说:“其实是一个半成品的安全问题。预制菜的安全和餐馆本身采购安全是一样的,都来源于对采购产品质量的控制。在国内的话,预制菜一直都很普遍,否则开餐馆是做不下去的。”
他进一步指出,由于工序复杂,为了保证出餐速度和翻台率,绝大部分的中餐,包括西餐都是预制好的。“问题在采购这些预制的东西的质量问题。它们是不是按照现在的食品监督的法规、食品质量的标准做出来。恐怕中餐现在还没有这么严格的标准。”
刘金星说,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在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此外,商家自己的标准也至关重要。
他说,中国没有一整套食品安全的制度规范,只对餐馆卫生状况、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有制度要求,无法监督到采购环节中出的问题,而美国在各个环节有严格监管和市场准入许可。“我们采购的所有东西都需要他提供制作这些东西的原材料来源,材料的配方、使用了什么我们必须都要清楚的。食品安全是个大事,在美国食品安全出了问题赔钱要赔到死。”
中共官媒新华社报道指出,预制菜早在去年就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期冀预制菜产业发展能够惠及乡村振兴。这份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提高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中国媒体澎湃新闻也援引行业报告表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1%,达到了5165亿元。据《解放日报》援引《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报道,中国预制菜的渗透率已达10%至15%,预计2030年将增至15%至20%,市场规模可达1.2万亿元。
“民以食为天”,但直到今日,预制菜仍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强制的行业标准,市场监管不透明、从业人员自身的卫生条件,均引起消费者的广泛担忧。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就提出了一份关于审慎推行预制菜的提案。丁佐宏告诉中国媒体,要切实保障社会大众对于预制菜消费的告知权与选择权,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在执行和监管环节中,尽快制定相关落地规则。一方面规定餐饮企业主动告知所提供的菜品是否为预制菜,而零售型预制食品更应在外包装上明确注明配料、添加剂及保质期。此外,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也认为,消费者对预制菜享有知情权。
记者:经纬 责编:李亚千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