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 lines (4 loc) · 11.3 KB

1009595.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 lines (4 loc) · 11.3 KB
Wed, 15 Jan 2025 20:48:44 GMT

在北京的特斯拉的交付中心,顾客坐在一辆特斯拉Model Y电动汽车内。(2025年1月8日)
台北 — 

特斯拉(Tesla) 1月10日宣布焕新Model Y即将上市,起售价人民币26万元,比原版调涨约5%。这一逆势涨价的举动被视为特斯拉向中国市场竞争对手发出的挑战信号。尽管特斯拉2024年全球交付量首次出现下降,但在中国市场销量却创新高。然而,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指出,中国品牌正以更高性价比和本地化的功能迭代,对特斯拉构成强劲竞争压力。

特斯拉焕新Model Y预计3月在中国市场交付,比原版调涨1.3万元,涨幅约5%,但是亚洲市场中最低售价。根据公开资料,Model Y更新了外观设计、性能提速加快、电池续航加长等方面,但4.0 AI硬件目前未落地中国,这一缺陷可能限制其市场吸引力。

在电动车行业高度内卷下,特斯拉官网宣传文字称“焕新Model Y,尽管对比”。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微博转发并回复“好的”,“小米YU7和焕新Model Y你更看好谁”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包含小鹏、极氪、乐道、阿维塔、领克等中国新能源车品牌也纷纷表态迎战。

中国车主优先选择洗牌

上海的余小姐一年半前购入特斯拉,她表示现在改版Model Y将面临巨大市场竞争压力,因为小米开启汽车行业全新局面,小米已是多数中国消费者在同价位车款中的第一选择。

余小姐为了日常通勤,在燃油车之外再添购成本较低的电动车,2023年市面上最普及的是特斯拉,国产品牌则是比亚迪和蔚来。

余小姐对美国之音说:“电车现在还处于行业不太健全的品类,如果说我选一个非常小众的品牌,有一些非常独到的用户体验,但是真的非常担心它有随时倒闭的风险,从而导致我售后没有办法找到角色去处理,所以还是优先选了大品牌,基于特斯拉可能品牌更稳定一点。”

在人民币25万的预算中,因亲友推荐,特斯拉确是余小姐优先选择,但考量特斯拉经常无预警降价,价格波动较大,使她担忧买在高水位价格,因此纳入两款国产车备选。

最终,比亚迪和蔚来因车型设计不贴合余小姐需求,特斯拉在品牌效应中脱颖而出。

而余小姐用车体验后发觉,特斯拉软件升级方向不够在地化,许多新功能不符合中国消费者使用习惯。相较之下,中国品牌软硬件升级方向更偏向中国用户习惯。

现在,余小姐直言小米颠覆了她的选车逻辑判断。她说:“如果说我是在今年有买电车的需求,可能在我的排第一位就是小米,完全不是特斯拉。谁不想去花很低的价格,去买一个保时捷的车型呢?售后、品牌性以及是持续会升级的这个潜力,小米都是完胜于特斯拉的。”

资料照片:参观者在位于北京的小米公司展出的首款电动汽车 SU7 周围拍摄。(2023 年12月28日)
资料照片:参观者在位于北京的小米公司展出的首款电动汽车 SU7 周围拍摄。(2023 年12月28日)

她认为多数车主仍选择电动车头部品牌,而中国现在能与特斯拉竞争的品牌只有小米,然而,当消费者拿两者横向对比时,价格考量占比小,更多着重车型、功能,也会评估Model Y变贵的“改版功能”是否值调涨的价差。

针对改版Model Y调涨售价,余小姐认为特斯拉的定价策略是从企业利润率纬度,并非从消费者竞争视角考量。但即使特斯拉加入低价战,“我相信小米都能立即推出更低价的车型出来,毕竟最擅长内卷的还是中国本土品牌。”她说。

特斯拉品牌信仰受价格战冲击

杭州的林先生也与美国之音分享其购车经验,他在付了特斯拉Model Y的订金后,最后决定选择入手进口品牌奥迪,看重传统进口合资品牌质量稳定,后续保养更省心,尤其“BBA”(即奔驰、宝马和奥迪)在几年前是中国人买车优先考虑的传统老牌车企。

林先生表示,早些年在比较油车和电动车时,由于中国电动车市场尚未成熟,国产新势力品牌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新兴品牌,这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眼花缭乱”,同时也对这些车企的经营稳定性心存顾虑。

然而,如今林先生对国产电动车的看法有所改观,尤其是传统品牌小米涉足电动车市场后,更令他考虑将油车转换为电动车。他对小米即将推出的SUV车型YU7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期待。

林先生告诉美国之音:“我也会考虑特斯拉,但是特斯拉的新款如果价格有轻微上调的话,我可能不太会考虑,优先级可能会下降了。中国的新势力卷价格非常卷,中国老百姓买东西可能现在还是主要考虑的是价格,我们考虑完价格肯定还是要考虑维修保养,不能说我买个车过两年倒闭了。”

林先生认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仍然占据一定优势,这不仅得益于其长期积累的领先销量,更因为作为电动车的先驱品牌,它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独特的信仰和品牌认同。

但他表示现在国产车经过淬炼后,品质逐渐受青睐,生存下来的品牌多有大厂背书,经营稳定“不会倒”,因此价格会是特斯拉跟中国品牌的竞争核心。

特斯拉中国定价策略占下风

特斯拉于1月3日公布2024年全球销量数据,共交付179万辆电动车,首次出现年度交付量下滑,同比下降1.1%。不过,中国市场表现亮眼,销量超过65万辆,同比增长8.8%,占全球交付总量的36%,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BYD)2024年销量达到176万辆。根据《21财经》1月13日报道,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在自动驾驶辅助的本地化优化及差异化产品服务上表现突出,这给特斯拉带来了不小压力。比亚迪依托其全产业链布局,在性能上与特斯拉形成正面对抗,同时凭借更高的性价比优势,在中国市场赢得广泛认可。

在台北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戴志言认为,中国国产车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接受度近年显著提升,中国消费者更熟悉国产车厂的使用方式跟体验,加上特斯拉的自驾功能仍在中国受限,因此中国车企并不畏惧国际品牌竞争者在中国市场投放新车型,“毕竟他们还有最后一个杀手锏叫做性价比,”他说。

戴志言形容特斯拉的一贯定价策略为激进而灵活,并将其比喻为“卖车如同买期货”,因为消费者难以预测特斯拉何时会进行大幅降价。尽管此次新车价格上涨了5%,但特斯拉可能通过快速调整售价来适应市场需求。因此,这一策略主要针对准备换车或对品牌抱有好感的首批消费者,而他们通常对小幅涨价的接受度较高。

综合消费市场特性和品牌操作特性,调涨不会影响特斯拉销量,但戴志言对美国之音说:“消费者会不会因为比较新的外观、座舱、然后续航里程来埋单,对特斯拉的挑战就很大,因为毕竟在中国的对手,包含车内的空间设计、质感体验,同等价位甚至比特斯拉都做得很好。那特斯拉在全球被大家觉得最棒的自驾功能反而没有进来,最有优势的一个区块,其实不太容易去发挥出来。”

中国科技媒体《36氪》1月14日报道称,从新Model Y上看到中国自主品牌的设计影子,“产品力没有跃级提升的前提下,特斯拉需要更强的价格优势来维持销量冠军位置”。

特斯拉自驾未落地成销量变数

《36氪》的报道也分析,与新Model Y相似价格,可以选择理想L6、问界M7、智界R7、小鹏G6等中国国产车型,其高阶智能驾驶售价约人民币2-3万元,而特斯拉FSD(全自动辅助驾驶系统)6万元,且仍无法在中国使用。现在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激光雷达和高阶功能高度敏锐,将影响购车决策。

然而,戴志言直言特斯拉搜集路况资讯和图资,在中国政府是高度管制的敏感项目,要想完整重启在美国市场的智能体验服务有难度。

另一方面,戴志言点出特斯拉改朝换代的速度较慢,较不符合中国消费者求新求变的诉求。且因缺乏在地化策略,没有因应中国市场偏好推出“中国限定”车款,可以预见未来在中国的市场发展仍会出现瓶颈。

他认为若特斯拉在产品开发朝更平价路线,中国车厂也有能力因应特斯拉的无预警调整降价,进行价格战; 但若往高端路线发展,则需要品牌价值的积累。想单靠降低成本,却无法开拓产品线、加快产品迭代速度,销售量下滑的危机始终无法消弭。

戴志言指出,如果未来美中关系恶化,特斯拉因在上海设厂供应链本地化,比起其他进口车品牌受关税战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更需担忧“爱国情结”的操作。

戴志言说:“以他现在大部分零件在地化的程度来讲的话,其实打关税战可能对他的伤害不大,反而是中国市场对于这种拒买外国货的那个心理,会不会让它在销售上产生很大的压力?在他们民间甚至在政策上有意无意的宣传,去影响到所谓美系品牌的这种占有率或是销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