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9 lines (62 loc) · 4.29 KB

translate.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9 lines (62 loc) · 4.29 KB

翻译说明

原则

  1. 全局考虑
  2. 太多副词,不适合中文风格,酌情删除、调整语序
  3. 先"硬"翻译一版,然后润色,最后"软"翻译一版。注意打上标签
  4. 已经预先修复了部分语病

软翻译会自由很多,并且补上之前要靠自行体会的逻辑关系

全局

作者

Paul Graham 是计算机科学家,企业家,作家,还是风险投资者。他的网站也反应了这一点,YC(创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

、各类文章,还有他最爱的编程语言Lisp。http://paulgraham.com/

文章

这篇文章是非常口语化的、但富含精确描述的副词、冷不丁冒出一些复杂概念与神奇类比,译文也将顺延这一点。

而作者用了一些可要可不要的词,尤其是大量副词,虽然能使表达更准确,但是直接翻译成中文,会导致难以阅读。这些地方只好意译或干脆去掉

另外,这篇文章是多年积累、拼接起来的。有些地方逻辑不连贯,需要后续补充完整

全局词表

  • Great work: 大事
  • Do great work: 干大事
  • work: 工作、作品、事儿、事情等
  • copy: 临摹
  • ambitious: 有抱负的,ambitious project偶尔翻译成“大”项目
  • earnest: 诚挚
  • affectation: 做作
  • intersection: 交集(保留这种冷不丁冒出一个术语的风格)

西式中文自检表

主要参考,《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 最XY之一:英文独有的表达,相当于TOP1的学校有两所,建议直接说很XY,极其XY等
  • "于"字辈:由于、有关、关于
  • and: 目前的不良趋势,是原来不用连接词的地方,在 and 意识的教唆下,都装上了连接词;而所谓连接词都由「和」、「与」、「及」、「以及」包办,可是灵活而宛转的「而」、「并」、「而且」等词,几乎要绝迹了。
  • 因果关系。英文在形式上重逻辑,喜欢交代事物物的因果关系。中文则不尽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其中当然有因果关系,但是中文只用上下文作不言之喻。(注:文学类如此)
  • 的。尤其是「是[形容词]的」,往往能改成形容词本身
  • 多用主动语态。
  • "进行",作出
    • 巴仁等学者感概现代英文喜欢化简为繁、化动为静、化具体为抽象、化直接为迂回,到了「名词成灾」(noun-plague)的地步。学问分工日细,各种学科的行话术语,尤其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夹杠」,经过本行使用,外行借用,加上「新闻体」(journalese)的传播,一方面固然使现代英文显得多彩多姿,另一方面却也造成混乱,使日常用语斑驳不堪。英国诗人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 1895-1986)在短诗『耕田』(Tilth)里批评这现象说: Gone are the sad monosyllabic days When "agricultural labour"still was tilth; And "100% approbation", praise; And "pornographic modernism", filth- And still I stand by tilth and filth and praise.

  • 传统:中文更倾向于风俗传统,而英文的意思更偏向于惯例、共识一类,一贯如此。
  • 听起来、看起来,酌情去掉
  • xxx方式,酌情去掉
  • 一个xxx,酌情去掉
  • 你的,酌情去掉。可能会有种亲切感吧,但是演讲手法上讲,坏事不要跟听众绑到一起
  • 通过?

工具

参考

查找具体资料的方法: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版)第五章和第六章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李笑来《人人都能用英语》

以中文为母语的译者,往往盲目崇拜英文,不敢对英文质量提出质疑。但普通的英文作者与中文作者一样,写作水平不一定很高,许多文字经不起译者推敲,翻译之前需要先行编辑

——《北外高翻笔译课(英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