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97 lines (92 loc) · 9.14 KB

模块化&组件化.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97 lines (92 loc) · 9.14 KB

1.什么是模块化

原本一个 App模块 承载了所有的功能,而模块化就是拆分成多个模块放在不同的Module里面,每个功能的代码都在自己所属的 module 中添加

通常还会有一个通用基础模块module_common,提供BaseActivity/BaseFragment、图片加载、网络请求等基础能力,然后每个业务模块都会依赖这个基础模块。 业务模块之间有有依赖

但多个模块中肯定会有页面跳转、数据传递、方法调用 等情况,所以必然存在以上这种依赖关系,即模块间有着高耦合度。 高耦合度 加上 代码量大,就极易出现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了,严重影响了团队的开发效率及质量。

2.什么是组件化

组件化,去除模块间的耦合,使得每个业务模块可以独立当做App存在,对于其他模块没有直接的依赖关系。 此时业务模块就成为了业务组件。

3.组件化优点和方案

加快编译速度:每个业务功能都是一个单独的工程,可独立编译运行,拆分后代码量较少,编译自然变快。

提高协作效率:解耦 使得组件之间 彼此互不打扰,组件内部代码相关性极高。 团队中每个人有自己的责任组件,不会影响其他组件;降低团队成员熟悉项目的成本,只需熟悉责任组件即可;对测试来说,只需重点测试改动的组件,而不是全盘回归测试。

组件化方案

https://juejin.cn/post/6844904147641171981

宿主app 在组件化中,app可以认为是一个入口,一个宿主空壳,负责生成app和加载初始化操作。

业务层 每个模块代表了一个业务,模块之间相互隔离解耦,方便维护和复用。

公共层

既然是base,顾名思义,这里面包含了公共的类库。如Basexxx 、 toast,logutil,glide工具类,资源文件等

网络层

提供网络加载

三方库层

提供网络加载

组件化开发的问题点

https://juejin.cn/post/6881116198889586701#heading-26

https://www.jianshu.com/p/8b6e6a50e21e

https://juejin.cn/post/6844904147641171981#heading-5

4.组件独立调试

1.1gradle.properties中定义一个常量值 isModule 1.2 apply plugin根据boolean值判断 if (isModule.toBoolean()){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else { apply plugin: 'com.android.library' } 1.3配置 applicationId 和mainfest

5.组件间通信

跳转

ARouter 1.@Route 2.ARouter.getInstance().build("/xx/xx").navigation()

为彼此提供服务

既然首页组件可以访问购物车组件接口了,那就需要依赖购物车组件啊,这俩组件还是耦合

1.首先在commonlib模块里创建一个暴露方法的接口,并定义接口签名,同时继承 Iprovide 1.首先在commonlib模块里创建一个暴露方法的接口,并定义接口签名,同时继承 Iprovider 接口

2.然后在home模块中继承commonlib里定义的接口,并实现签名方法。

3.Arouter的 @Router注解调用

r 接口

2.然后在home模块中继承commonlib里定义的接口,并实现签名方法。

3.Arouter的 @Router注解调用

6.Aplication动态加载

组件有时候也需要获取应用的Application,也需要在应用启动时进行初始化。这就涉及到组件的生命周期管理问题。

假设我们有组件ModuleA、ModuleB、ModuleC,这3个组件内分别有ModuleAAppLike、ModuleBAppLike、ModuleCAppLike,那么我们在壳工程集成时,怎么去组装他们呢。最简单的办法是,在壳工程的Application.onCreate()方法里执行

问题1: 组件初始化的先后顺序,上层业务组件是依赖下层业务组件的, 那么我们在加载组件时,必然要先加载下层组件,否则加载上层组件时可能会出现问题。

问题2: 新增加一个组件,去修改壳工程代码,不利于代码维护。

解决

1.定义一个注解来标识实现了BaseAppLike的类。

2.通过APT技术,在组件编译时扫描和处理前面定义的注解,生成一个BaseAppLike的代理类

3.组件集成后在应用的Application.onCreate()方法里,调用组件生命周期管理类的初始化方法。

4.组件生命周期管理类的内部,扫描到所有的BaseAppLikeProxy类名之后,通过反射进行类实例化。

难点

需要了解APT技术,怎么在编译时动态生成java代码;

1创建一个注解类 2定义baseapplication接口,设置优先级 3继承AbstractProcessor process中 ,生成代理类,并写入到文件里(StringBuilder 。append)

应用在运行时,怎么能扫描到某个包名下有多少个class,以及他们的名称呢;

如果有十多个组件里都有实现IAppLike接口的类,最终我们也会生成10多个代理类,这些代理类都是在同一个包下面运行时读取手机里的dex文件,从中读取出所有的class文件名,根据我们前面定义的代理类包名,来判断是不是我们的目标类,这样扫描一遍之后,就得到了固定包名下面所有类的类名了通常一个安装包里,加上第三方库,class文件可能数以千计、数以万计,这让人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每次应用冷启动时,都要读取一次dex文件并扫描全部class,这个性能损耗是很大的,我们可以做点优化,在扫描成功后将结果缓存下来,下次进来时直接读取缓存文件

在应用编译成apk时,就已经全量扫描过一次所有的class,并提取出所有实现了IAppLike接口的代理类呢,这样在应用运行时,效率就大大提升了。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gradle插件、动态插入java字节码技术。

采用gradle插件技术,在应用打包编译时,动态插入字节码来实现

https://www.jianshu.com/p/3ec8e9574aaf

1Gradle Transform在打包前去扫描所有的class文件

Gradle Transform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让开发者在项目构建阶段即由class到dex转换期间修改class文件

nputs就是所有扫描到的class文件或者是jar包,一共2种类型 遍历查找所有的jar包

2通过ASM动态修改字节码

init方法里找到 AppLifeCycleManager里的addClassFile()方法,我们在这个方法里插入字节码 通过反射创建的实例

7.ARouter原理

https://juejin.cn/post/6885932290615509000#heading-1

https://juejin.cn/post/6844903648690962446#heading-0

1.ARouter 路由表生成原理

@Route注解,会在编译时期通过apt生成一些存储path和activityClass映射关系的类文件

APT是Annotation Processing Tool的简称,即注解处理工具。它是在编译期对代码中指定的注解进行解析,然后做一些其他处理(如通过javapoet生成新的Java文件)

第一步:定义注解处理器,用来在编译期扫描加入@Route注解的类,然后做处理。 这也是apt最核心的一步,新建RouterProcessor 继承自 AbstractProcessor,然后实现process方法。在项目编译期会执行RouterProcessor的process()方法,我们便可以在这个方法里处理Route注解了

 第二步,在process()方法里开始生成EaseRouter_Route_moduleName类文件和EaseRouter_Group_moduleName文件。这里在process()里生成文件用javapoet生成java文件,就会用 JavaPoet 生成 Group、Provider 和 Root 路由文件,路由表就是由这些文件组成的,内容loadInto方法通过传入一个特定类型的map就能把分组信息放入map里为,一个map(其实是两个map,一个保存group列表,一个保存group下的路由地址和activityClass关系)保存了路由地址和ActivityClass的映射关系,然后通过map.get("router address") 拿到AncivityClass,通过startActivity()调用就好了

2.ARouter 路由表加载原理

https://github.com/Xiasm/EasyRouter/wiki/%E6%A1%86%E6%9E%B6%E7%9A%84%E5%88%9D%E5%A7%8B%E5%8C%96

app进程启动的时候会拿到这些类文件,把保存这些映射关系的数据读到内存里(保存在map里)到这些类文件便可以得到所有的routerAddress---activityClass映射关系 去扫描apk中所有的dex,遍历找到所有包名为packageName的类名,然后将类名再保存到classNames集合里

  1. 读取apk中所有的dex文件 2.然后判断类的包名是否为 “com.alibaba.android.arouter.routes”,获取到注解处理器生成的类名时,就会把这些类名保存 SharedPreferences 中,下次就根据 App 版本判断,如果不是新版本,就从本地中加载类名,否则就用 ClassUtils 读取类名。 3.就会根据类名的后缀判断类是 IRouteRoot 、IInterceptorGroup 还是 IProviderGroup ,然后根据不同的类把类文件的内容加载到索引中。获取到映射关系

3.ARouter 跳转原理

路由跳转的时候,通过build()方法传入要到达页面的路由地址,ARouter会通过它自己存储的路由表找到路由地址对应的Activity.class(activity.class = map.get(path)),然后new Intent()

1.在build的时候,传入要跳转的路由地址,build()方法会返回一个Postcard对象,我们称之为跳卡。然后调用Postcard的navigation()方法完成跳转

2.ARouter会通过它自己存储的路由表找到路由地址对应的Activity.class(activity.class = map.get(path)),然后new I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