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新年伊始,忙碌的货运网络、干劲十足的外贸企业见证着中国与世界贸易的紧密连接。
深圳盐田港,全球最大级别的超级集装箱船正在装箱,即将开往英国菲利斯托港,超过24000个集装箱里,装满了电子消费品、日用品和家装家居产品。眼下,盐田港每周有超过百条航线通达全球,其中超过六成是欧美航线。在郑州,一架墨西哥货机刚刚抵达,将来自墨西哥的生鲜产品送达中国。
在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预计今年10月投入运行。未来,这里将集聚数字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改变传统的贸易模式。
2024年,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增长新动能。全年外贸增量达到了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量。进出口总额超过43万亿,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更加稳固,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绩得来不易。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为外贸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在各地考察中,他对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作出重要部署,强调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进入新一年,稳外贸“组合拳”加速落地。加大对外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提升外贸海运保障能力,多项举措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政策加力,中国外贸开年“新”意更足。在江苏扬州,以甲醇为燃料的新能源集装箱船即将交付海外客户,船企的生产计划一直排到了2028年。在黑龙江七台河,一家运动装备企业的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出口荷兰的高端定制冰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让企业闯入了国际专业比赛用速滑冰刀的市场。
今天,高附加值“中国造”正成为畅销海外的“新国货”,而中国的外贸企业也正在以不断求变的拼搏姿态积极拓市场、增订单。在浙江绍兴,一家服装企业的负责人正在和国外客户远程沟通一批新订单的制作细节。过去,企业出口西装主要靠走量;现在,企业自主设计研发一套大数据平台,客户只需要用手机拍三张照片,就能实现西装的个性化定制。
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加速出海,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这正是中国外贸在复杂形势下持续保持韧性与活力的底气所在。
进入2025年,又一批自贸协定生效实施。在福建厦门,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生效后的首份优惠原产地证书刚刚签发,拿到证书的企业享受到了出口马尔代夫产品的“零关税”待遇。目前,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不断扩大,也让贸易流动更加畅通。
随着春节临近,新西兰的毛肚、越南耗儿鱼等经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运输,登上了中国人的火锅菜单。泰国的榴莲、老挝的香蕉经过中老铁路入境,丰富了人们的“果篮子”。
今天,中国已经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分工体系中坚实可靠的组成部分。不断升级的中国制造、超大规模的中国市场正在成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也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纲要》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工作中要做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跃升。
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各级教育普及水平持续巩固提升,高质量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系统完备,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建成,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稳居世界前列,学习型社会全面形成,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显著跃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跃升,教育现代化总体实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作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广东如何扛起“挑大梁”的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今天(1月19日)的《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请看总台记者对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的专访。
202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贡献全国近四成的贸易增量。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投资占比超过3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广东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的一年,广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粤港澳三地综合优势,推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横琴、前海、南沙、河套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携手港澳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牵引带动全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最新数据显示,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政策实施以来,对提振消费需求、扩大有效投资等起到了重要的牵引作用。
2024年,我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3%,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超过68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300多亿元,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2024年,我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比上年加快9.1个百分点。初步估算,在“两新”政策带动下,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有力拉动相关领域投资。
与此同时,促进产业升级效果明显。2024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至34.6%。
此外,支撑绿色转型效果明显。2024年更换的高效能家电将推动全社会每年节电100亿千瓦时以上,整体测算,2024年“两新”政策落地形成的二氧化碳减排量约7300万吨。
随着2025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目前全国各地正在进一步细化实施标准,优化补贴流程,做好跨年度政策衔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挂彩灯、逛花市,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各地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在北京长安街,大红灯笼、中国结等各种灯饰陆续点亮,十里长街“披红挂彩”迎新春。广州越秀山华灯璀璨,具有岭南特色的大型灯组、水上花灯打造出流光溢彩的喜庆氛围。在陕西西安,今年灯会将38件文物珍宝以灯组的形式进行复刻,让文物“活”起来、“亮”起来,通过这种方式让市民游客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在福建厦门,数万盏宫灯、藤球灯、灯笼串布满大街小巷,将城市装扮一新,微风拂过,花灯摇曳,喜气满满。
花市盛景迎新年。在全国最大的花市——云南昆明斗南花市,这几天,每天有数百万支年宵花发往全国各地,细心的商家给鲜花装上保温棉和保温袋,即使送到寒冷的北方,摆在家中依然含苞待放、春意盎然。在广西南宁,迎春花市芳香四溢,寓意美满幸福的蝴蝶兰、吉祥如意的金桔,数十个品种的花卉竞相绽放,人们把心仪的年宵花或带回家,或寄给亲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年伊始,在金沙江上游,四川省白玉县的深山之中,4000多名建设者奋战在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双曲拱坝工地上。今天(1月19日)的《新春走基层》,我们一起去看看深山里建大坝的故事。
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就是正在修建中的叶巴滩水电站的坝体,这里海拔将近3000米,记者到达项目的时候正赶上夜班师傅上班,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抢在凌晨三四点前,修筑一段3米高的坝体。为了拍摄作业的画面,记者要跟着师傅们从坝底爬到顶部。
大坝目前修筑到了170多米。大坝越建越高,这个临时搭建的上下班走的简易楼梯,也就越来越高、越来越长。
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测温计显示,今天大坝的温度比平时要低个几度,如果还按照前两天的速度来干,混凝土很有可能出现冻结,所以必须要抢时间。
但是想加快施工进度并不容易。低温下,混凝土表面冻结速度很快,工人师傅每在混凝土中挪动一步都非常吃力,有的地方必须几个人一起使劲才行。
低温不仅影响大坝浇灌的作业速度,如何为已经浇灌好的大坝坝体保温也是一个难题。师傅们为大坝涂上了厚厚的黄色保温涂料,因为失去了保温层,大坝很有可能冻裂。为了保证大坝质量,师傅们必须随时监测,一旦有保温涂料脱落就要重新喷涂。
在采访过程中,师傅看到我们的设备上也被喷上了涂料,他便从兜里掏出了一小瓶自己配的药水给我们清理。
也许是很少面对镜头的缘故,除了说专业问题,其他时候,师傅都显得有些紧张,但只要聊起大坝,师傅的表达就非常流畅。
在几天的采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像这位师傅一样的采访对象,尽管面对镜头他们有些不善言辞,但从修筑大坝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扎根深山,默默奋斗,浇灌出了这座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双曲拱坝。也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普通劳动者,让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的水电大国。
我们尝试着用手机信号大数据还原出叶巴滩水电站建设九年的历程:2016年,这里还是一条荒无人烟的山谷。慢慢地,工人们越来越多,手机信号也多了起来。如今,将近5000人的手机信号就像夜里的灯光,点亮了山谷。
在完成了最后一次采访的时候,我们正好赶上了工人师傅吃晚餐,面对着镜头,师傅们还是一直笑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灾区今天(1月19日)起从一级应急响应转入安置救助及恢复重建,各方力量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生活。
截至18日20时,地震灾区累计调拨板房12088套,搭建板房9312套。记者在定结县看到,当地12个集中安置点的水电网等设施基本完善。在受损严重的郭加乡,受灾群众陆续搬进板房。
目前,灾区各类物资储备较为充足,当地成立了物资保障组,建立管理台账,对取暖炉、衣被、食物等制定配发标准,为受灾群众提供物资保障。
为确保地震灾区群众健康安全,日喀则市三级疾控机构已对受灾严重地区60岁以上老人完成了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在定日县曲洛乡、长所乡、措果乡,当地疾控中心人员正在为3岁以上儿童、辖区群众、抗震救灾工作人员等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今天(1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节目和技术创新亮点。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融入了更多非遗元素,为全球受众打造一场满屏新意的文化盛宴。此外,今年还邀请各条战线上奋斗拼搏的普通人成为春晚的主角,陪伴全国人民开开心心过大年。
技术创新方面,今年总台春晚持续深化大小屏融合传播和8K技术应用,采用AI和“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打造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并丰富竖屏春晚视觉呈现,实现360度和3D看春晚。今年春晚首次推出的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还让视听障受众能够共享春晚文化大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2024年12月17日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空间站内设备检查维护、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第二次出舱活动准备等工作,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等领域实(试)验项目稳步推进。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广西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南特大桥主桥合龙
广西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南特大桥主桥昨天(1月18日)合龙,项目进入桥面施工阶段。平南特大桥横跨西江黄金水道,建成后,将加密桂东南高速路网,打造广西东部又一“南向”通道。
塔里木油田超深层油气年产量突破2000万吨
记者今天(1月19日)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塔里木油田2024年产自6000米以下的油气产量当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047万吨,创新高,占我国超深层油气产量一半以上。目前,塔里木油田在超深地层探明油气储量近20亿吨,累计开采超深油气超过1.4亿吨。
横琴口岸单日客流超10万人次 车流量创新高
春节假期临近,横琴口岸出现客流车流双高峰。据横琴边检站统计,1月18日,经横琴口岸出入境客流超10万人次,车流超8800辆次,分别同比增长67%和51%,其中车流创横琴口岸建成以来历史新高。
2025春节档预售票房破亿
春节电影档往往成为全年经济“晴雨表”之一。2025年春节档电影今天(1月19日)开启预售,截止到今天14时28分,档期预售总票房破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期预售最快破亿纪录,推动文化消费活力进一步持续释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以色列总理办公室今天(1月19日)发布消息称,已收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提供的首批将释放的3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名单,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于当地时间今天11时15分,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17时15分生效。按此前公布的计划,停火协议原本应于当地时间8时30分生效,但以方称,哈马斯未按协议条款提交首批将释放人员名单,以军继续对加沙地带多地展开袭击。
哈马斯称人员名单推迟提交是技术原因
按照哈马斯方面的说法,人员名单推迟提交是因为技术问题。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的第一阶段为42天,以色列将释放约1890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哈马斯方面则将释放33名被扣押人员。
也门胡塞武装称袭击以国防部 以军称拦截从也门方向发射的导弹
也门胡塞武装18日称,当天袭击了位于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国防部,并成功命中目标。以军当天称,拦截了两枚从也门方向发射的导弹,以色列中部和南部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俄罗斯国防部18日称,俄军当天在不同战线上取得进展,控制了顿涅茨克的两个定居点。俄军当天还使用高精度武器对包括“射线”设计局在内的乌克兰军事工业综合体设施进行集群打击,命中所有目标。
乌克兰军方18日称,乌防空部队在基辅市及其周边空域拦截两枚俄军发射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基辅市工业企业生产大楼在袭击中受损。此外,乌国防部情报总局18日称,乌军出动无人机袭击了俄图拉州一座油库。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匈总理称匈塞应共同保护“土耳其溪”
18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访问塞尔维亚,并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武契奇表示,两国将在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和能源安全方面展开合作。欧尔班当天说,匈塞两国应共同保护“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这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土耳其溪”是目前俄罗斯对欧洲供应天然气的少数可用线路之一。欧尔班还说,美国对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石油公司实施新一轮制裁等因素进一步抬升了欧洲能源价格,欧洲正在走向新的能源危机。
伊朗展示一处地下海军基地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8日展示一座新的地下海军基地,该基地位于地下500米处,存放具有远程作战能力的攻击艇。据伊朗官方媒体报道,该基地服务于“南部水域”,即海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伊朗军队和伊斯兰革命卫队本月早些时候启动为期两个月的军事演习,演习内容包括保卫伊朗核设施。
更新于 2025-01-19 20: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