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Commit
This commit does not belong to any branch on this repository, and may belong to a fork outside of the repository.
✨ add a new reading note: writing is the best self-investment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Showing
4 changed files
with
120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There are no files selected for viewing
Binary file not shown.
97 changes: 97 additions & 0 deletions
97
content/reading-notes/writing-is-the-best-self-investment/index.md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97 @@ | ||
+++ | ||
title =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閱讀筆記:如果缺乏這些思維,你就不懂新媒體寫作" | ||
date = 2024-07-19 | ||
|
||
[taxonomies] | ||
categories = ["閱讀筆記"] | ||
tags = ["writing"] | ||
|
||
[extra] | ||
rating = 7 | ||
image = "og-image.webp" | ||
+++ | ||
|
||
# 一二三言以蔽之 | ||
除了大量閱讀與練習寫作外,你還必須擁有產品思維、用戶思維、社交思維,才能成功經營你的新媒體,發揮綜效。 | ||
|
||
# 書籍 | ||
[![](book.webp)](https://readmoo.com/book/210102582000101) | ||
|
||
# 為什麼我會讀這本書 | ||
|
||
2020 創建自己的部落格,目的就是想從寫作得到更多的價值,斷斷續續將寫作筆記整理後輸出成閱讀心得文,嘗試「自然地」訓練並產生自己的行文風格,不過「是否要閱讀關於寫作的書」一直迴繞在我心弦,但又往往覺得這件事的優先順序不高而放下。 | ||
|
||
在猶豫的拉扯之下,只有在遇到寫作挫折、或找尋下一本書的閱讀空檔才閱讀這本書,這本書整整橫跨了三年的時間才讀完。不過這次藉由整理筆記又把內容好好地順過一遍,覺得還是有蠻多在寫作上很棒的思維。 | ||
|
||
期待你也能從中得到一些想法。 | ||
|
||
# 摘錄觀點 | ||
## 經營新媒體的思維 | ||
覺得蠻有收穫的是,書中提及你在經營新媒體(或稱自媒體、部落格)時,你該擁有以下三種思維 | ||
* [產品思維](#product-thinking) | ||
* [用戶思維](#user-thinking) | ||
* [社交思維](#social-thinking) | ||
|
||
### 產品思維 {#product-thinking} | ||
產品思維指的是,要把自己的網站當作一個產品去經營。 | ||
* 需要思考網站的定位在哪裡,你的網站和文章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與價值**? | ||
* 透過穩定地提供價值**贏得信任感**,讓讀者願意奉獻注意力。 | ||
* 透過[試誤法(Trial and Error)](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0%9D%E8%AF%95%E9%94%99%E8%AF%AF%E6%B3%95)**實驗不同內容的效果**,利用工具去搜集客觀的數據,根據數據調整策略。 | ||
* 嘗試與讀者建立更深一層的關係,**透過定期的電子報建立訂閱關係**。 | ||
|
||
### 用戶思維 {#user-thinking} | ||
用戶思維指的是除了自我呈現外,也應該從用戶,也就是讀者的角度去觀看你的網站。 | ||
* 考慮「碎片化」的主流閱讀方式,大量不同的媒體佔據了人們可支配的時間,空一段時間靜下來閱讀成為奢侈的選項。因應碎片化,必須要**克制表達的慾望**,用精練的文字與結構敘事;要適時插入刺激點,維持讀者的注意力,**插入故事與金句是提供刺激的好方式**。 | ||
* 文章不僅是作者單方面的表達,另一方面也是**幫讀者表達他自己**,創造與讀者的關聯,產生代入感,代替讀者講出說不出口或不明顯的想法。 | ||
* 試圖觸發讀者的情感,**提供情感體驗**,能更加引出讀者的共鳴。 | ||
|
||
### 社交思維 {#social-thinking} | ||
除了觀點的輸出外,整體網站的美感與立場也決定了讀者是否願意分享給其他人,這些都仰賴著你對細節與品質的堅持。 | ||
|
||
有了基本思維後,書中也針對新媒體寫作提供很多方法與小訣竅: | ||
## 標題決定打開率 | ||
好的標題決定了讀者是否會點閱,書中提供了一些下標的方向: | ||
* **觸發[馬斯洛需求金字塔](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C%80%E6%B1%82%E5%B1%82%E6%AC%A1%E7%90%86%E8%AE%BA)底層的需求**:如 *「不會寫作的你,正在失去職場競爭力」*,能夠觸發讀者底層的生存恐懼。 | ||
* **產生共鳴**:針對普遍的痛點下標,能引起更多關注,就有更強的傳播力。 | ||
* **顛覆大眾認知**:若能用一個特別的切角下標,就能給讀者一個鉤子,試圖從文章找尋背後的原因。 | ||
|
||
但也要避免自己成為標題黨,像是大多的新聞媒體為了流量在標題做[點擊誘餌](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A0%87%E9%A2%98%E5%85%9A),別為了單篇文章的流量,損耗了網站的信譽。 | ||
|
||
## 高流量的選題:痛點與熱點 | ||
針對痛點的文章能引起共鳴,讀者期待能從你的文章中找到解方。 | ||
|
||
書中列出四種「人性中的永恆痛點」: | ||
* 事業上的激進與保守 | ||
* 生活上的穩定與冒險 | ||
* 能力與平台的博弈 | ||
* 認知成長的前與後 | ||
|
||
前三種都屬於「兩難」的抉擇,通常都沒有完全正確的答案。每個人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不完全相同,但分享個人的處境與選擇的理由,讓讀者透過閱讀經歷你的體驗,能當作個人痛點解方的參考。 | ||
|
||
而熱點就是當下流行的話題,若反應時間很快,就有機會蹭到熱度,雖然不一定能給予很深刻的見解,但是是很好吸引眼球的方式,也能提供現有讀者即時的新鮮事。 | ||
|
||
## 行文的萬能框架 | ||
接著就是文章的核心寫作,要提高寫作品質,還是得依靠大量的閱讀與寫作。在尚未找到自己的風格前,作者也提供了他自己的萬能框架——「**亮觀點,說現象,做分析,下結論**」——開門見山亮出觀點,描述現象建立認同感,帶入自身的立場與情緒做分析,最後用精練、一針見血的結論總結,最好是一句金句,帶給讀者更大的收穫與啟示。 | ||
|
||
> 結尾是你把小說的主旨釘在讀者的記憶中,並讓他回想數天的最後一次機會。 | ||
> | ||
> —— 美聯社國際寫作指導 Bruce DeSilva | ||
## 編修文章的要點 | ||
|
||
之前在閱讀朱雷的《[入行 15 年,我還是覺得編程很難](@/wisdom/articles/15-years-in-programming.md)》,最有感的就是他提到寫作與寫程式的相似性,都需要大量閱讀別人的作品才能使自己的更好。在閱讀編修文章的這一段也很有感,編修文章其實就與寫程式的[重構(Refactoring)](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B%A3%E7%A0%81%E9%87%8D%E6%9E%84)很相似,先寫出根據需求的第一版,達成目標但很醜的作品,隨著一遍遍的編修文章(重構),產生出更好的風格與結構,最終打磨成好的文章(程式碼)。 | ||
|
||
本書有提出關於[編修文章的問題清單](@/wisdom/lists/editing-questions.md),可以在編修文章時使用。 | ||
|
||
## 用「系列文」做專業寫作 | ||
|
||
還有一塊很有感的是作者提到如果定位是專業寫作,做系列文的創作能大幅提升專業感,也是一個系統化輸出專業知識的最高效途徑。 | ||
|
||
在系列文裡也要引用產品思維做整體的規劃,要考慮每篇文章的內容側重、預期在系列文達到一定數量後想達到的效果...等等。也可以帶入新創公司的思維,在一個領域中找一個較小的切點進入,降低進入門檻。 | ||
|
||
書中提到系列文可以選擇從**深度**或是**時效性**這兩個方向發展。我覺得可以從深度先著手,有了深度,一方面在熟悉領域後,閱讀前沿資訊的速度會增快;一方面也能對新資訊提供更深度的見解,在時效性上疊加價值。 | ||
|
||
在提升深度上,除了閱讀經典書籍與最新趨勢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帶來更多的價值。在有些領域,當國外資訊領先國內資訊不少時,「[搬磚](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321-mainland-infosmuggler)」也能為你帶來一些優勢,最近剛好在聽《[區塊勢 EP258|Threads 值得經營嗎?什麼是聯邦宇宙?ft. INSIDE 創辦人蕭上農](https://blocktrend.firstory.io/episodes/clyokllla0dmj011da1ck7vu4)》時,[蕭上農(Fox Hsiao)](https://x.com/pirrer)大大也有類似的分享。 | ||
|
||
# 讀後感 | ||
過往在寫作時,我比較注重的是結構的精鍊和文章邏輯的通順度,閱讀這本書給我蠻多不同的思考方向,在未來的寫作上可以多實驗這些方法。如果沒有太拖延的話,下一步想試試系列文的寫作,把想要寫的內容做比較有系統化的規劃。 |
Binary file added
BIN
+105 KB
content/reading-notes/writing-is-the-best-self-investment/og-image.webp
Binary file not shown.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23 @@ | ||
+++ | ||
title = "編修文章的問題清單" | ||
date = 2024-07-19 | ||
|
||
[taxonomies] | ||
categories = ["清單"] | ||
tags = ["writing"] | ||
+++ | ||
|
||
擷取自《[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reading-notes/writing-is-the-best-self-investment/index.md)》 | ||
|
||
|
||
**與自己相關的問題** | ||
- 想要說什麼? | ||
- 如何暴露自己? | ||
|
||
**與內容相關的問題** | ||
- 想寫的東西表達清楚了嗎? | ||
- 語氣是否合適? | ||
- 資訊完整嗎?有沒有漏掉什麼重要的資訊? | ||
- 故事案例是否真實可信、吸引人? | ||
- 邏輯是否有問題?觀點表述是否簡潔有力? | ||
- 有沒有錯別字、標點錯誤、文法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