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辈一直喜欢看李淼君的答案,只是这一次,先生实在是有所偏颇了。
有元之蒙古人,即便学习汉文化,学习汉语,却终究是以外国人的姿态占领了中华大地,推行政权,诸君怎能以「蒙古人也学习汉语和汉文化」便认定这不是殖民者了呢?以同样的逻辑,是否若天皇天后也学习汉文,日本阁员也学习汉文,日本当年之占领中国半壁江山便不是侵略战争了?日本皇族也一样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又能代表什么?
蒙古人将其境内之辖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意为「金国统治下之汉人」,而「南人」则为「南宋统治下之汉人」,仅仅因为身为宋人,便从原本中华文明的主体而降等为元帝国最为卑劣的等级,这不是亡国亡族又能是什么?
是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殖民者对于被殖民者是采取温和统治抑或武蛮统治,无论殖民阶层是否通晓被殖民者的文明,只要是以武力方式占领他国领土、推行本族人优先政策,便都是殖民统治,都是侵略之战争,都应当被我们所铭记。这无论对于日中之历史,还是对于元帝国之历史,都是一样。
文明自然演进,确实会有变化,有吸收,有放弃,也有创新。但是,一个民族的入侵行为导致了另一个民族的文明发生大的毁损,大的断层,即便没有如同李淼先生所言的亡绝,也依旧是亡了国。这如同一个八岁的婴孩自然长成为十八岁的少年,当然仍旧是同一人;但这婴孩如若被打了强力的激素,记忆毁损,身体突变,虽未身亡,也有残存的记忆,我们便可以心平气和地说「至少他没有死」吗?这对于文明,也是一样。
中华文明,向来为包容广纳之文明,但「包容」之意义,并不等同于殖民主义便是合理。李淼君所提出之元朝国书,鄙人先前即有浅薄之研究。古代东亚各国,汉文为共通文,如同今日之英文。即便是越南致日本国书,也是书写汉文,这并不能代表蒙古人自我汉化。且如前所述,即便蒙古人通晓汉文,也无有任何理由将蒙古对于中华之侵略描绘成「天下太平 蒙汉一家」的盛世,正如同我们无法将六十年前的那段日中历史看成是「东亚太平 和汉一家」一样。
「民族国家」是较晚进的概念,然而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如果其民族之文明被切断,全族沦为其他民族之低等阶层,无论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死生存亡之悲恸。南宋之灭亡,华夏人沦为元帝国之最末等阶层,语言胡化,文明断层,当年流传入高丽、日本、越南的诸多中国传统与技艺,匠术与书籍,在中国也于宋后而绝,自此中华一脉相承千年之文明脉络元气大伤,又经清朝金人之统治,至今未能恢复。
试问,若这不是亡国,又是什么?
-
吾辈一直喜欢看李淼君的答案,只是这一次,先生实在是有所偏颇了。
有元之蒙古人,即便学习汉文化,学习汉语,却终究是以外国人的姿态占领了中华大地,推行政权,诸君怎能以「蒙古人也学习汉语和汉文化」便认定这不是殖民者了呢?以同样的逻辑,是否若天皇天后也学习汉文,日本阁员也学习汉文,日本当年之占领中国半壁江山便不是侵略战争了?日本皇族也一样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又能代表什么?
蒙古人将其境内之辖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意为「金国统治下之汉人」,而「南人」则为「南宋统治下之汉人」,仅仅因为身为宋人,便从原本中华文明的主体而降等为元帝国最为卑劣的等级,这不是亡国亡族又能是什么?
是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殖民者对于被殖民者是采取温和统治抑或武蛮统治,无论殖民阶层是否通晓被殖民者的文明,只要是以武力方式占领他国领土、推行本族人优先政策,便都是殖民统治,都是侵略之战争,都应当被我们所铭记。这无论对于日中之历史,还是对于元帝国之历史,都是一样。
文明自然演进,确实会有变化,有吸收,有放弃,也有创新。但是,一个民族的入侵行为导致了另一个民族的文明发生大的毁损,大的断层,即便没有如同李淼先生所言的亡绝,也依旧是亡了国。这如同一个八岁的婴孩自然长成为十八岁的少年,当然仍旧是同一人;但这婴孩如若被打了强力的激素,记忆毁损,身体突变,虽未身亡,也有残存的记忆,我们便可以心平气和地说「至少他没有死」吗?这对于文明,也是一样。
中华文明,向来为包容广纳之文明,但「包容」之意义,并不等同于殖民主义便是合理。李淼君所提出之元朝国书,鄙人先前即有浅薄之研究。古代东亚各国,汉文为共通文,如同今日之英文。即便是越南致日本国书,也是书写汉文,这并不能代表蒙古人自我汉化。且如前所述,即便蒙古人通晓汉文,也无有任何理由将蒙古对于中华之侵略描绘成「天下太平 蒙汉一家」的盛世,正如同我们无法将六十年前的那段日中历史看成是「东亚太平 和汉一家」一样。
「民族国家」是较晚进的概念,然而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如果其民族之文明被切断,全族沦为其他民族之低等阶层,无论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死生存亡之悲恸。南宋之灭亡,华夏人沦为元帝国之最末等阶层,语言胡化,文明断层,当年流传入高丽、日本、越南的诸多中国传统与技艺,匠术与书籍,在中国也于宋后而绝,自此中华一脉相承千年之文明脉络元气大伤,又经清朝金人之统治,至今未能恢复。
试问,若这不是亡国,又是什么?
-
佐藤謙一 2013-04-25 http://web.archive.org/web/20131101030351/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2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