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eases: nk2028/tshet-uinh-js
Releases · nk2028/tshet-uinh-js
0.8.0
Changelog
- 資料來源改為廣韻字音表 (poem 版, 20170209),並做了一定修改;之前的版本資料來自韻典網。
- 原「韻賅上去入」改稱「韻」。刪除原來的「韻」,即東、董、送、屋等。
- 原「開合」改稱「呼」。
- 原「音韻描述」改稱「描述」。
- 加入了音韻編碼(以三個 ASCII 字符唯一地表示一個音韻地位)。
- 原「小韻號」對應的操作,全部改為以「音韻地位」物件為中心。
- 刪除原「小韻號」。
- 原脣音字與模韻字分開合,現全部改為
null
。相應地,音韻描述「幫合三凡入」改為「幫三凡入」。 - 遵照廣韻字音表,諄、桓、戈韻分別併入眞、寒、歌韻。相應地,音韻描述「見合一戈平」改為「見合一歌平」。
- 「屬於」函式加入清濁運算符(全清、次清、全濁、次濁)與發音部位運算符(脣、舌、齒、牙、喉)。
- 移除「上字」、「下字」,推薦使用「反切」。
遷移指南
舊的音韻描述轉換為新的音韻地位
from QieyunEncoder import validate
def convert(s):
母 = s[0]
呼 = s[1]
等 = s[2]
if s[3] not in 'AB':
重紐 = None
韻 = s[3]
聲 = s[4]
else:
重紐 = s[3]
韻 = s[4]
聲 = s[5]
if 母 in '幫滂並明' or 韻 == '模':
呼 = None
if 韻 == '諄': 韻 = '眞'
elif 韻 == '桓': 韻 = '寒'
elif 韻 == '戈': 韻 = '歌'
validate(母, 呼, 等, 重紐, 韻, 聲)
return 母, 呼, 等, 重紐, 韻, 聲
0.7.6
Add 音韻地位.表達式
field
0.7.5
0.7.4
0.7.4-rc.0
Update READ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