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date | lastmod | author | categories | tags | slug | ||||
---|---|---|---|---|---|---|---|---|---|---|
日本高密度地震台网 Hi-net |
2014-08-25 |
2014-11-03 |
SeisMan |
|
|
hinet |
Hi-net,全称为 High Sensitivity Seismograph Network,是 NIED 下的一个覆盖日本 全境的高质量、高密度的短周期地震台网。
- Hi-net 连续波形数据
- Hi-net 连续波形数据申请的源码分析
- win32 格式
- Hi-net 的 channel table 文件
- Hi-net 的仪器响应
- Hi-net win32tools
- HinetPy: Hinet数据申请与处理模块
以前的网站只有日文版,从 2012 年左右建立了英文版网站,目前英文版网站尚为 beta 版。
- 官网网址: http://www.hinet.bosai.go.jp/
- 台站分布图下载:http://www.hinet.bosai.go.jp/st_info/detail/dataset.php?LANG=en
- 用户注册: https://hinetwww11.bosai.go.jp/nied/registration/?LANG=en
- 2000 年 10 月开始部署 Hi-net 台网;
- Hi-net 台站均匀分布于整个日本境内,台站间距约为 20km,预计约 1000 个台站(目前共计近 800 个台站);
- 每个 Hi-net 台站都包含了一个用于安装地震仪的钻孔(borehole)以及一个用于放置数据记录器和其他数据传输设备的观测小屋;
- 在每个钻孔的底部(深度大于 100m),安装了短周期三分量速度地震仪、三分量强震加速度仪。同时在每个台站的地表也安装了三分量强震加速度仪;其中 Hi-net 只收集短周期三分量速度地震仪的数据,两对强震加速度仪的数据则由 KiK-net 收集;
- 位于钻孔底部的传感器没有用水泥覆盖,因而当传感器出现问题时很容易将传感器取出,进行维修或更换;
- 钻孔的深度不一,最浅的位于地表,最深的深度超过 3.5km,大多数钻孔的深度在 100-300m 之间;
- 地震仪的运动首先被转化成弱电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每秒 1000 个采样点的数字信号,经过减采样后,得到采样率为 100Hz、27 位精度的数字信号,再将数据以一秒为最小单位打包传送给数据中心;
数据使用的注意事项:
- 在文章、会议摘要中使用了 NIED 的数据,应将数据使用情况报告给 NIED;
- NIED 拥有数据的版权,严禁用户自行分发数据;
- 发表文章时要致谢数据来源;
数据种类:
- JMA Unified earthquake catalog(日本境内及附近区域的地震目录)
- Arrival-time data(基于 JMA unified catalog)
- Focal mechanism catalog(基于 JMA unified catalog)
- Event waveform data(仅 JMA unified catalog 中的事件)
- Continuous waveform data(2004 年 4 月 1 日至今的连续波形数据)
- Old waveform data(2004 年 4 月之前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