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unmery/full-stack-engineering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91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介绍

基于前端React技术栈与Golang后端Kratos技术栈组合的规范化最佳实践(个人认为)的前后端项目

优势:

  1. 现成的工程化React前端项目
  2. 与CI/CD(Continuous integration and continuous deployment)的自动化DevOps集成
  3. 支持Docker与Kubernetes部署
  4. 集百家所长

前端

前端技术栈使用React作为前端kit, 考量有: React灵活, 前端的生态最丰富

  • 桌面库: 采用tauri, 一个rust打造的桌面, 占用极小
  • CLI: 采用Vite, 现代和快速

后端

  • 语言选择: 使用Golang的基于DDD思想的Kratos作为后端项目的kit, 即可作为单体架构使用, 也可以作为微服务架构使用
  • 协议: HTTP/RPC, 支持HTTP与protobuf协议

DevOps

支持Github部署, Gitlab CI部署到Docker或者Kubernetes的shell方式, Gitlab CI + Argocd的部署到Kubernetes部署方式

优缺点:

  • Github: 仅支持Github平台, 适合开源项目使用
  • Gitlab CI: 方便灵活, 仅仅使用Gitlab CI部署到Docker或者Kubernetes的shell方式, 不方便追踪部署
  • Gitlab CI + Argocd: 推荐有Kubernetes集群环境的使用, 有规范化的应用清单, 部署清单, 追踪方便

CI

支持Gitlab, Github的CI, 内置ci脚本, 根据实际需求修改, CI的最佳实践有:

  1. 保护变量, 利用Gitlab平台提供的变量, 而不是在gitlab.ci.yml中硬编码
  2. 如果需要进入到远程基础设施(e.g Linux,Windows)时创建一个最小的权限用户, 给它分配合理的目录权限, 文件执行权限等

CD

本项目使用Gitlab + Argo 作为自动化的部署

Observability

本仓库的后端项目接口支持Observability可观测性. 使用opentelemetry库来对gRPCHTTP接口进行采集指标/日志的遥测数据

网关与安全

TODO

快速入门

必须先在根目录进行git的初始化, 因为我在CI/CD流编写了自动获取git仓库地址的sh, 仅在有bash/sh/zsh等unix shell的情况下可以执行

前置条件

需要的环境分为:

  1. 前端环境
  2. 后端环境
  3. DevOps环境

前端环境

  1. node
  2. pnpm

后端环境

  1. go
  2. protoc
  3. protoc-gen-go

DevOps环境(可选, 用于CI/CD)

  1. Docker: 可选, 如果需要Docker部署的话. 项目包含部署文件, 可直接使用它(Dockerfile 与 docker-compose.yaml)直接部署
  2. Kubernetes: 可选, 如果需要DevOps部署的话. 需要一个正常运行的Kubernetes集群, 本项目默认使用LoadBalancer类型, 项目包含部署文件, 可直接使用它( Dockerfile 与 docker-compose.yaml)直接部署
  3. Gitlab: 可选, 可以是Gitlab.com账号或者私有的Gitlab仓库, 用于与Gitlab CI + Argocd的Continuous Integration & Delivery
Docker部署

本项目的示例部署文件Dockerfiledocker-compose.yaml 分别在frontendbackend目录下, 分别代表前端与后端的部署. 前端项目的部署流程将项目部署到Nginx容器中 后端项目的部署流程将项目编译为二进制文件

部署示例:

需要再Harbor私有容器注册表或者公有的注册表中创建对应的前端/后端的仓库

docker build --progress=plain --no-cache -t myusername/myimage:mytag frontend/ -f frontend/Dockerfile
Kubernetes

Kubernetes的CI/CD流

Gitlab CI+ argocd:

定义变量:

# argocd所在的的命名空间
export ARGOCD_NAMESPACE="argocd"
# 角色名称, 用于管理项目
export ROLE_NAME="lx"
# Kubernetes集群地址
export CLUSTER_SERVER="https://192.168.2.160:6443"

# 前端命名空间, 不需要额外创建命名空间选择default即可
export FRONTEND_NAMESPACE="frontend"
# argocd中的前端项目名, 用于分配团队人员的操作权限
xport FRONTEND_PROJECT_NAME="frontend"
# 前端应用的名称
export FRONTEND_APPLICATION_NAME="react"
# Kubernetes 资源清单在仓库中的路径, 相对于仓库根目录的路径
export FRONTEND_DEPLOY_PATH="frontend/ci"

# 后端端命名空间, 不需要额外创建命名空间选择default即可
export BACKEND_NAMESPACE="backend"
# argocd中的后端项目名, 用于分配团队人员的操作权限
export BACKEND_PROJECT_NAME="backend"
# 后端应用的名称
export BACKEND_APPLICATION_NAME="go"

进入到本仓库的根目录进行生成:

chmod +x kubernetes/argocd/init.sh
./kubernetes/argocd/init.sh

运行Web项目

  1. 初始化git仓库, 不执行husky会报错

    git init
  2. 安装依赖

    pnpm i
  • 本地运行

    pnpm dev
  • 运行Web桌面应用

    构建桌面应用需要Rust环境

    pnpm tauri dev
  • 打包

    pnpm build
  • 构建Web桌面应用

构建桌面应用需要Rust环境

编辑project/frontend/src-tauri/tauri.conf.json文件的tauri.conf.json > tauri > bundle > identifier的"com.tauri.dev" 值改为:""com.tauri.build"" 原来的值:

{
 "bundle": {
   "identifier": "com.tauri.dev"
 }
}

修改后的值:

{
  "bundle": {
    "identifier": "com.tauri.build"
  }
}

运行构建

pnpm tauri build

运行后端项目

准备环境

  1. 安装依赖
kratos upgrade
  • 运行
kratos run

创建微服务

  • /: 创建的路径, 例如service/account
  • -r https://xxx.git: 指定的kratos-layout的git仓库URL, 例如gitee的kratos-layout 的URL: https://gitee.com/go-kratos/kratos-layout.git
  • --nomod: 共用 go.mod, 大仓模式
  • -b : 可选, 指定分支, 例如main
kratos new <path>/<project> [-r <https://xxx.git>] [-b <brach>] [--nomod]

部署

DevOps工程化有详细说明, 这里是简化说明

前端

Kubernetes

Docker

二进制

查看项目根目录的 deploy/frontend/binary 定义以下变量:

  • DOMAIN: 域名, example.com, 不需要schema
  • NGINX_DIR: 存储nginx的绝对路径
  • HTML_DIR: 网页文件目录
  • CONF_DIR: 配置文件目录
  • SSL_DIR: TLS文件目录
export DOMAIN=""
export NGINX_DIR=""
export HTML_DIR=""
export CONF_DIR=""
export SSL_DIR=""

然后执行:

chmod +x ./deploy/frontend/binary/00-install.sh;./deploy/frontend/binary/00-install.sh 
chmod +x ./deploy/frontend/binary/01-create_systemd.sh;./deploy/frontend/binary/01-create_systemd.sh 
chmod +x ./deploy/frontend/binary/02-create_user.sh;./deploy/frontend/binary/02-create_user.sh 
chmod +x ./deploy/frontend/binary/03-start_nginx.sh;./deploy/frontend/binary/03-start_nginx.sh 

后端

Docker的新版已经删除--progress=plain, 如果遇到--progress=plain的错误, 删掉即可

注意事项:

  • 请将 /path/to/configs 替换为实际的本地配置文件路径。
  • 将 替换为实际的应用程序名称。
  • 根据需要调整 replica 数量、Service 类型等配置

最后在安装了Kubernetes的服务器环境上执行:

kubectl apply -f backend/deployment.yaml

Docker

前端

构建镜像

编辑

image: web # 这里需要替换成你使用 Docker build的名字

语法:

docker build [--progress=plain] [--no-cache] -t <user>/<image_name>:<tag> <path>

例: 在当前目录构建所有文件, 镜像名为web, 不使用Docker缓存, 显示构建过程的详细信息

  • --progress=plain: 以简洁的方式显示构建进度信息
  • --no-cache : 不使用缓存
  • web : 构建的镜像名
  • . : 当前目录所有文件
docker build --progress=plain --no-cache -t web .
运行镜像
docker-compose

选项:

  • -f: 指定文件
  • -d: 后台执行
  • --build: 强制重新构建
docker-compose up \
-f docker-compose.yml \
-d \
--build
docker run

选项: -d:以后台模式运行容器。 --name backend:指定容器的名称为 backend。 --restart unless-stopped:定义容器的重启策略为除非手动停止,否则总是重新启动。 -p 80:80: 将容器内部的 80 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的 80 端口 -p 443:443:将容器内部的 443 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的 443 端口。 mandala/frontend:v1:指定要运行的镜像为 mandala/frontend 的版本 v1。

docker run -d \
    --name backend \
    --restart unless-stopped \
    -p 80:80 \
    -p 443:443 \
    mandala/frontend:v1

后端

构建镜像

在项目的根目录执行以下脚本

如果项目共用一个 go.mod 模块文件, 能够得到完好支持

Docker build 执行时的上下文环境是依据当前执行的目录为主目录, 并非 Dockerfile 的目录, 例如当前目录为/app, Dockerfile 所在的目录是/app/user/,执行时是使用/app作为主目录, 而不是 Dockerfile 的目录

Docker的新版已经删除--progress=plain, 如果遇到--progress=plain的错误, 删掉即可

语法:

docker build [--progress=plain] [--no-cache] -t <user>/<image_name>:<tag> <path>
  • --progress=plain: 构建过程中显示的详细信息的格式
  • --no-cache: 不使用缓存
  • -t: 标签, 例如 myusername/myimage:v1
  • web : 构建的镜像名
  • . : 当前目录所有文件 示例:
docker build -f Dockerfile --progress=plain --no-cache -t mandala/backend:v1 .

修改DockerfileENTRYPOINT, 把backend 替换为go mod xxx生成的名称, 也就是go build 之后的应用名称, 例如backend

示例:

command: ["/app/backend", "-conf", "/data/conf"]
运行镜像
docker-compose

修改docker-compose.yml:

  1. 修改image:字段为你的镜像URL, 如果已经打包上传到远程容器注册表, 这里就是镜像的完整URL地址. 如果没有, 那么你需要先使用docker buiuld进行操作, 然后填写你在docker buiuld时填写的标签, 例如上一步操作的mandala/backend:v1

进入到docker-compose.yml所在的目录, 然后运行该应用的容器:

建议使用docker-compose的方式, 这种方便记录你的操作, 可以存留你的操作, 而且也方便其他人员查看你的部署文件

启动并后台运行:

docker-compose up -d

停止

docker-compose down

查看容器

docker-compose ps

查看实时日志

docker-compose logs
docker run
docker run -d \
    --name backend \
    --restart unless-stopped \
    -p 30001:30001 \
    -p 30002:30002 \
    -v $(pwd)/configs:/data/conf \
    mandala/backend:v1 /app/backend -conf /data/conf

CI/CD

本项目的CI是分离结构, 前端和后端的部署清单在各自的ci目录下

Gitlab CI + argocd

准备环境

在你的服务器下安装, 在我的DevOps工程化文章里面详细写了如何安装, 这里不在赘述

  • Gitlab
  • Gitlab Runner
  1. 定义变量

Gitlab -> 项目页 -> 设置 -> CI/CD -> 变量 -> 添加:

  • REGISTER_ADDRESS: 注册表的地址, 例如ccr.ccs.tencentyun.com
  • REGISTER_USERNAME: 注册表的用户名
  • REGISTER_PASSWORD: 注册表的密码
  • REGISTER_REPO: 应用在注册表的空间名, 必须在注册表提前创建, 例如web
  • SSHPASS: 远程服务器的密码, 是你要上传文件的服务器的密码 img.png
  1. 编辑前端/后端项目目录下的.gitlab-ci.ymlvariables里面的变量值都改成你实际的变量值

前端

根据你的实际需求, 修改CI文件

frontend/.github/workflows/ci.yaml

后端

根据你的实际需求, 修改CI文件

backend/.github/workflows/ci.yaml

前端工程化

参考文章

后端工程化

参考文章

DevOps工程化

参考文章